太极殿前,掌印太监高伦弯着腰,神态谦卑。
在其面前的,可是九州大地仅有的几位第九绝圣之一,位高权重,一身修为通天彻地,近乎于天下无敌。
与那位千年不露面,仅是最近才有现身的圣祖不同。
不论是太虚玄门的止观道人,还是那悬空寺的尊者大佛,他们虽然也不会轻易出现在公众面前,但他们却对九州大地影响极深,如此才有如今道门与佛门的双足鼎立。
尤其是太虚玄门与悬空寺这两大圣地,会更多的介入俗事,才让它们更有威望,天下知晓。
只不过世人听闻道门第一人这个称谓,都会下意识的以为那是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殊不知这位道门第一人,其实是一位女冠。
不过世人皆以外貌、刻板印象去审视他人,作为道门魁首,不论是这位止观道人还是太虚玄门,对此都并不在意。
“元君,陛下让我来观内,实是因阴阳道宗此次遇到众妖侵袭,那些妖庭的妖王随意出入大周,不将我大周放在眼里。”
“若是不行报复,只会让妖庭小觑我人族,更加肆意妄为,妖族残暴,若他们不尊规矩,必会造成生灵涂炭,死伤惨重。”
“元君乃道门魁首,圣地皆尊,还望元君发号施令,让众圣地派遣高手,与天策府配合,也让那些妖族宵小,知晓我人族之地不是他们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高伦恭敬出声,他相信这位道门第一人,一定会答应。
虽然这位元君修‘太上忘情’,那位尊者修‘一切皆空’。
但只要是这凡间之人,就逃不脱功名利禄,都会有凡心。
否则,那尊大佛也不会要发扬佛法,千年时间让佛法扩散,传遍天下,这位元君也不会统率诸圣地,唯我独尊。
说的更极端点,如果这一道一佛真的能看破一切,那人族与妖族之争,他们都不会介入。
但要知千年前,这位道门第一人杀心之重,世所罕见,人族能够屹立九州,妖族退避九州外,这位道人也是出力甚多。
端坐在蒲团上的道人手持拂尘,她缓缓出言:“贫道知晓了,你且回去告诉当今圣上,就说贫道会派人前去各大圣地,诉说形势。”
止观道人的声音如清风拂面,悦耳动听。
高伦恭声道:“陛下让我谢过元君!”
他不敢窥视这位道人,弯着腰后退,直到出去了太极殿才敢起身。
就算是太监,他也会被这位道人‘魅惑’,那种‘魅惑’不是来自于情欲,而是一种对美的追求。
但这种美欣赏可以,却很容易令人沉沦其中,从而万劫不复。
就像那自然风光,静谧群山是美,狂风暴雨同样是美,那是美的不同角度,只是很危险。
直视这位道人,就是一种炼心,但天下间少有人敢去这么做,稍有不慎,反而容易让自已道心崩塌。
高伦匆匆下山,走过白云山半山腰,便见整座山上人群涌动,一望过去全都是人,一点都没有天下第一圣地该有的高渺。
不过,这反而从侧面说明了,这位道门第一人的不同寻常。
她千年来从来都是广开道观山门,除了太虚玄门弟子修行的那部分外,其余道观都是对民众开放,因此才有这每日无数人访道的盛举,如那烟火之气。
道观内,一座偏殿,一位道童走进,声音沉稳:“师兄,元君让你过去一趟。”
一头扎道鬓,容颜看起来只有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缓缓睁开双眼。
他五官看似普通,却有种奇妙的韵味,这个男子正是如今的地榜第二,太虚玄门这一代的‘道子’,温广陵。
温广陵起身,笑容温和的对道童道:“我这就过去。”
他同样穿着一身朴素道袍,步伐似缓实快,没多久就是来到太极殿。
太极殿中,仅有止观道人一人,与高伦一样,温广陵也不敢直视这位道门第一人,他行礼道:“元君!”
每一代玄门道子,都是止观道人的亲传弟子,亲自教导。
不过因为止观道人辈分太高,为了不让门内辈分混乱,这些弟子们也只是尊称她为‘元君’,而不是以‘师尊’等作为称谓。
止观道人声音温润,她出言道:“刚才当今圣上让掌印太监来见我,事情起因你应已知晓,你便亲自跑一趟,与那些圣地知会一声。”
“喏!”
顿了下,温广陵又道:“……元君,不知您对如今的道宗圣子如何看?还有天命玄女,听闻她竟然晋升了第八境。”
他话语中,有着争锋的意味。
止观道人很清楚,自已这弟子是个心高气傲的,或者说能够成为道子的人,哪一个不是年轻翘楚,哪一个不骄傲。
她眼皮子都不抬,只是淡淡道:“不成绝圣,都是一样。”
一句话,让温广陵彻底的泄了气,明白在元君眼中,不管是他还是那位道宗圣子,亦或者是天命玄女,其实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
他想着太虚玄门也是千年宗门,元君在这千年间,不知教出过多少位弟子,其中七境、八境者繁多。
但结果呢?结果就是千年过后,大部分弟子也只不过成为历史上的一个名字,成为墓碑下的黄土,在她眼中,沧海桑田,这些人没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