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禁卫军将领匆匆而至,
“大王有何旨意?”张平立即追问。
“紧急王命,都城已沦陷,再无防御之力。
大王命丞相立即率军回宫,守护王城,以此为筹码与秦军议和。”韩禁卫将领单膝跪地道。
张平神色骤变,先是一惊,随即嘴角浮现一丝苦笑:“大王莫非要屈服了吗?”
“回禀丞相。”
“在城破之后,众臣劝说不可拼死抵抗,只须保全王宫,以图日后与秦谈判。”禁卫统领答道。
“唉。”
张平仰头深深叹息一声,挥了挥手:“诸位将军,各自归营,坚守王宫。”
话音刚落。
张平抽出佩剑,依旧伫立原地。
“丞相此举何意?”禁卫统领见状,面色微变。
“我家世代为韩臣,绝无降意。”
“你们速回王宫,我自当独挡秦军。”张平语气坚定地说。
听到此言。
禁卫统领肃然起敬,俯身一拜:“丞相仁义!”
而张平视死如归的态度也令众多将士动容,齐齐下拜:“末将愿随丞相,誓死护国。”
“若想留下便留下,不愿者可归王宫暂避,或许尚有机会逃生。”张平轻声叹息道。
……
最终,在张平的影响下,不少不愿投降的士兵选择留下,簇拥在他的身边。
剩下的几万韩军,最后仅剩不足五百人。
“国运衰败,非尽忠义之人。”张平环顾四周,心中暗叹。
但望着身旁的将士,他内心却稍感宽慰。
至少,
还有这些忠勇之士相伴。
时光缓缓推移,黎明时分,朝阳升起。
这座韩都历经一夜鏖战,满城血迹斑斑,尸横遍野,血腥弥漫。
此刻,
张平位于内城。
面前已是数千秦军,个个血迹斑斑,想必已被韩军的亡魂浸染。
看着列阵待战的韩军,
秦军并未急于发起攻势,但目光中尽是杀意,牢牢锁定韩军,仿佛将他们视为囊中之物。
最前头的统帅并未发声,亦未发起攻击,众人只能强忍怒火。
“报上名来,秦国将士!”
面对这如狼似虎、气势逼人的秦军,张平毫无惧色,冷静地喝问。
“秦都尉,赵封。”赵封手握长剑,冷然回应。
“曹义可是丧命于你手?”
张平目光扫过,一眼便瞧见赵封腰间悬挂的人头,正是韩军新任上将军。
“我不识此人,看他这般模样,在贵国应是举足轻重。”
“不过,比我所杀之人更有地位的,也已死在我的剑下。”
“暴鸢,同样死于我手。”赵封语气平淡地说完。
此话一出。
即便张平早已抱定必死的决心,此刻也震惊得说不出话。
暴鸢之死对他而言是个巨大的打击,那是韩国最后一位堪当大任的猛将,若非他的突袭计划落空,局势或许已完全不同。
“是你!”
张平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盯着赵封。
“正是。”赵封泰然自若。
“好,好得很!”
“至少临终前,我还得知是谁杀害了上将军。”
“值了。”
张平低声呢喃。
随即,迈步向前。
紧握手中的长剑,直视赵封,高呼:“韩相张平在此,逆贼,可敢与我一战!”
赵封默不作声。
拔剑而起,径直朝张平逼近。
“杀!”
张平一声怒吼,持剑刺向赵封。
然而,身为文官的他虽略懂武艺,却远非赵封对手。
赵封轻轻一侧身,剑锋随势而动,精准一刺。
“噗”的一声。
剑尖贯穿了张平胸口。
“虽为文官,执刃便是敌军,无分尊卑。”
“与国共存,与国共亡。”
“你的忠诚,值得敬佩。”赵封沉声说道。
张平嘴唇微启,使尽最后一丝力气,高喊:“张平,张家,无愧于大韩!”
赵封不再言语。
抽出龙泉剑。
张平颓然倒地。
“成功击杀韩相张平,奖励全属性+10,开启一阶宝箱。”系统提示响起。
“相爷走好。”
“属下即刻追随丞相。”
“丞相正待末将。”
“末将已到……”
目睹张平战死后,留在他身旁与其生死与共的韩兵狂吼着,手握各自的兵器向赵封冲杀过去。
无论哪个年代。
每个国家里必定有忠诚之士,也定会有视死如归的人。
国将倾覆时,与之共存亡。
这,或许是守护国家的赤诚之心。
“杀!”
章邯、魏全齐声怒喝,率精锐部队朝这些韩军扑去。
“假如我面临张平以及这些韩军相同的境况,或许也会奋不顾身吧。”
“强敌压境,保家卫国,这本就是男子汉应尽的责任。”
“然而,终究我是站在异国土地上屠戮他国士兵,也许这是历史不可避免的走向,但却与我当初的想法有所不同。”
“这个时代,人命贱如草。”
“最终,我还是完全被秦国统一的大趋势裹挟其中。”
“或许,从前我还怀着普通百姓的心态,并未真正融入这个时代,如今才算真正融入了。
王嫣说得对,要想天下太平,必须扫平天下,使各国尸体,如此我们华夏民族便不会自相残杀。”
“可是,秦始皇一旦驾崩,天下必将四分五裂,同族依旧会互相残害……”
了解历史的话。
这也可能是注定要发生的历史潮流。
赵封自然清楚这一切终将发生。
秦灭六国,统治中原大地。
千年以来第一位皇帝诞生。
看似大局已定,秦朝即将开创千古伟业,然而国运却只延续两代。
始皇驾崩,天下尸体。
“秦始皇统一天下为后世各朝代统一奠定了基础,这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