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武安君,曾是秦国战神,白起!
“昔日武安君出身卑微,一步步斩杀敌人晋升,最终成为我秦尸体队的统帅。”
“然而。”
“终究还是难逃小人陷害啊。”
“父亲也曾受过武安君些许教诲,关于领军之法。”
“对我来说,武安君是我最敬仰的人,也是半个老师。”
王翦愤然说道。
每每想起这件事,王翦心中满是怒火。
“父亲。”
“这些事已经过去很久了。”
“那个人已经不在了,武安君也可以安心了。”王贲急忙安慰道。
“武安君征战一生,为大秦立下了无数功勋,奠定了我大秦的威名,让诸国闻风丧胆,可终究没能逃脱奸佞的陷害。”
“也正因如此,父亲的头顶始终悬着利剑。”
“贲儿。”
“你我父子必须铭记武安君的教训,远离朝堂纷争,君子好防备,小人却难以抵御。”王翦再次郑重叮嘱道。
历史长河中,
白起究竟为何陨落?
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昭襄王嬴稷年老糊涂所致,也有人认为是时代潮流使然,但归根结底还是小人的谗言作祟。
“孩儿明白。”王贲再次点头。
“好了,这事说得太远了。”
“赵封被调入主战营是最正确的决定。”
“攻城首功,应当重赏。”王翦笑着说道。
“提拔至都尉以上,需由少府拟定,再经大王批准。”
“这场战报应当如实上报大王,请大王裁定。”王贲说道。
“当然。”王翦点点头,将战报递还给王贲。
“那孩儿这就派人快马加鞭送回咸阳呈报。”王贲立即着手安排。
“等等。”
王翦忽然叫住了王贲。
“爹,还有什么吩咐?”王贲停下脚步问道。
“你妹妹现在如何了?”王翦一脸关切地问。
“应该已经回到咸阳了,爹不必担心。”王贲笑着回答。
想到女儿,王翦脸上浮现出一丝忧虑。
“说到底,我对不起你妹妹啊。”王翦叹了口气。
“爹。”
“王权至上,我们王家无能为力改变什么,更何况身为王家人,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妹妹身为女子,又怎能做出选择?”
“而且听说扶苏公子品行仁厚,年纪也与妹妹相仿,如果能嫁给扶苏公子,妹妹定能与他和睦相处,况且扶苏公子是大王的长子,未来的储君,妹妹或许将来能成为大秦的皇后。”
“这桩婚事对妹妹来说,对我们王家也是好事。”王贲带着笑意说道。
在他看来,
这桩婚事无疑是好事,绝非坏事。
“对于我们王家来说确实是好事,但对于你妹妹却未必如此。”
“罢了罢了。”
王翦叹了口气,事情已成定局,只能说是父亲的亏欠。
"妹妹终会理解。”王贲安慰道。
"生于武门,她别无选择。”“罢了,此事不必再提。”王翦正色道,“派人告知李腾,韩王即便逃脱,也绝不能离韩境。
不惜一切代价,务必将其擒获,否则后患无穷。”王贲恭敬地一拜:“父亲放心。”
……
新郑城内军营。
“诸位将士。”
“我军身为先锋营,已获李将军犒赏。”
“今日酒肉充足,任君畅饮。”
“干杯!”
校场上,赵封手执酒坛高呼。
“敬都尉。”
“干!”
校场上的锐士齐声附和,随即纷纷举坛痛饮。
赵封率先仰头豪饮,气势非凡。
四千余名锐士亦随之举坛尽兴。
“哈哈!”
“今日难得,皆为韩王宫御酒,实乃口福。”
“虽是御酒,却稍显平淡。”赵封抹去嘴角残酒,笑语道。
“都尉。”
“莫非你曾尝过更佳之酒?”
“此乃韩宫御酒,天下佳酿。”章邯疑惑询问。
“说来有趣,我确实喝过。”
“那酒堪称世间绝品,无可比拟。”赵封饮毕,笑意满满。
“何等美酒?”
校场众锐士目光齐聚赵封,满是好奇。
“哈哈!”
“说出来你们也不识得。”
“总之极为甘醇。”赵封大笑,留下悬念。
彼时酒之提纯尚浅,远不及后世之烈与香,时代的局限所致。
“都尉妄言。”
“兄弟们。”
“今日定要让他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