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秦王几乎把破城的功劳都归结于我了,陈涛虽提升了两级爵位,却未能成为副将,或者说是副将的位置早已被占满了。”
“之前的上官,如今成了我的下属,呵呵。”
“还有章邯他们几个,跟着我冲杀一场,功劳没白费。
章邯被封为万将,接替之前先锋营那位战死的万将位置;其他人也全都升为都尉了。
接下来就该把他们分到各军去了。”
蒯朴宣布完后,赵封立刻记住了几个要点。
手下这五人全都得了赏赐,且都不算小。
章邯独领一军万人。
另外四个分别领五千人,合计三万大军。
“臣等感激大王厚恩。”众将领齐声高呼。
“都尉以上的封赏已经结束。”
“都尉以下的各军我都已统计好,会逐一监督发放。”蒯朴大声说。
其他将领纷纷点头。
“赵将军,刚才你说要选哪五个营去渭城。”
“这样吧,你可以从主营中挑。”
李腾笑着对赵封说道,也算是一种和解。
“我原来的那个万将营,剩下的四个营等军制调整后再定吧。”赵封思索片刻回答道。
“赵将军说得有道理。”
“韩国已灭。”
“但我们损失也不少。”
“这一仗下来,我们折损了两万多人,这些损失的兵力恐怕要到明年新兵训练完成后才能补充完整。”副将孙庭开口说道。
“不是抓了不少降兵吗?”赵封惊讶地问。
“这场战斗我们俘虏了将近五万降卒,确实很多,但都是些奴隶,最多只能当炮灰,无法形成战斗力。”李腾缓缓说道。
“这些降卒难道不编入军队?”赵封再次感到疑惑。
历史上,秦国统一六国时,那些俘虏的降卒就是一股重要力量。
即使在秦末,章邯组建的刑徒军依然战斗力惊人。
怎么瞧李腾的样子,好像根本没考虑过组建刑徒军?
“编入降卒?”
听赵封这么一说。
李腾愣住了。
整个大殿里的将领也都愣住了。
接着。
许多将领忍不住笑了起来。
“赵将军。”
“看来你对降卒的情况不太了解。”
“降卒要是编成军队,很容易发生反叛或临阵变节,这种情况很常见。”
“投降的士兵不是沦为奴隶,就是充作攻城的炮灰。”
“重组为军队?”
“我们秦国可没这样的惯例。”孙庭笑着说道。
“难道这些韩国的降兵都要变成奴隶?”赵封问。
“颍川刚平定,这些降卒先用来修建驰道,修缮城池,然后分派到北疆。”蒙毅答道。
赵封点头,沉思了一会儿,对李腾和蒙毅说:“蒙郡守,李将军,末将有一计。”
“能否让我试试把这些降卒整编成军?”赵封说道。
听罢此言。
蒙毅与李腾互相看了看,都有些疑惑。
“赵将军。”
“从前秦国,甚至是其他国家,都有过降卒整编的事,但整编后常常出现临阵倒戈的情况,甚至在军中引尸体乱,非常危险。”
“因此,现在没有这样的做法了。”李腾说道。
“韩军里有不少精锐,如果能为我秦国所用,就能减少锐士的损失。”
“末将只需两万降卒,若可行,可增强我秦国的战斗力。”赵封大声说道。
赵封深知日后刑徒军必将成为秦国趋势,自己提前提出,将来刑徒军立功,他便能居首!
看着赵封如此认真。
蒙毅和李腾都很震惊。
大殿里的其他将领也是如此,对赵封的说法感到十分惊异。
都说降卒整编难度极高,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形成战斗力。
“赵将军,你是认真的吗?”蒙毅惊讶地问。
“回郡守,末将确是认真的。”
“如果降卒整编可行,将来秦国征战时能得到源源不断的生力军,为国家效力。”
“此事值得探索。”赵封一脸严肃地回答。
“你知道这事有多重要吗?”
“一旦发生降卒哗变或军中*乱,那是大罪。”李腾郑重地说。
“末将愿意立下军令状,给我两万降卒试一试。”
“若是真发生叛乱或军队作乱的情况,末将愿意独自承担一切责任。”赵封拱手弯腰,语气十分坚决地说道。
在旁人眼中,这些投降的士兵如同烫手山芋一般棘手,然而赵封深知历史,他相信只要训练得当、组织有序,并给予他们希望,这些人依旧可以为秦国效力。
此外,赵封还打算在投降者中秘密培养自己的死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