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扶苏公子(1 / 2)

扶苏并未拒绝提议,反而主动站出。

“儿臣已进入府中处理政务,久仰上将军之女才华出众,若能迎娶其女,实为儿臣之幸。”扶苏躬身行礼,高声说道。

身为王室长公子,对那位置心存向往并非虚言。

且他在朝堂上有众多支持者,即便自己无意争夺,他们也会推举自己。

一旦踏上这条路,便无回头之路。

历史上秦始皇确实有意栽培扶苏为继承人,但扶苏多次令他失望。

最终,秦始皇临终前才留下遗诏命扶苏继位,这或许也是无奈之举。

听罢此话,嬴政眉宇间流露出些许心动之意。

但他并未立刻定夺,而是将目光投向王翦。

此时,王翦的表情却显得有些纠结,内心斗争激烈。

看着身旁的嬴政,又瞧向台阶下诸多推动此事的官员,王翦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此刻的王家确实受恩深重。

但若拒绝的话,不仅违背了君王之意,还会得罪欲迎娶王女的扶苏。

如今的大秦,朝野上下都清楚,未来太子之位非扶苏莫属。

此刻得罪未来的储君,这对王家来说绝非好事。

但一想到赵封,想起他那令人胆寒的手段,更加意识到赵封的潜力。

若赵封真要强抢,秦国会容不下他,他必将逃往他国,届时将成为秦国最棘手的对手。

“大王。”

王翦带着犹豫转身,望向嬴政。

嬴政淡然一笑,“上将军但说无妨,不论应允与否,孤绝不会怪罪。”

他自然察觉到王翦面上的难色,这定是别有隐情。

听罢,王翦缓缓走近嬴政,俯身拜道:“大王明鉴,小女已许配他人。”

“上将军此言差矣。”隗状接口笑道,“自古婚姻多由父母作主,媒人说合。

定情非同定亲,上将军若应下此事,这桩好事便可成就。”

“正是如此。”王绾附和,“扶苏公子温文尔雅,才智出众,天下又有几人能与之媲美?上将军成全这段良缘吧。”

如今朝中诸多文臣支持扶苏,唯缺武将之力。

若能得上将军相助,日后即便有变故也可化解。

兵权乃是最根本之道。

“扶苏公子确实令人钦佩。”王翦抬头,语气坚决,“若小女未曾许人,臣亦会欣然赞同。

可如今这般拆散姻缘之事,实在难以做到。”

此言一出,众人皆知王翦对指婚扶苏一事心存抵触。

连王绾与隗状也一时语塞,站在一旁的扶苏更是进退维谷,颇感尴尬。

而嬴政虽未显露情绪,却在听到“棒打鸳鸯”时心中微动。

此时所有目光齐聚于嬴政身上,连王翦也不例外。

毕竟一切裁决权在他手中。

下一瞬,嬴政缓缓说道:“孤一生最厌强行拆散姻缘之事。”其言辞间满是厌恶,环视下方百官,似有警示之意。

此话落下,王绾、隗状及宗室中一些老臣心底皆是一震。

他们自是明白嬴政话语中的深意。

“往事历历在目,大王可还记得?”王绾与隗状对视一眼,内心充满不安。

“多谢大王成全。”

王翦垂首向嬴政一礼,内心却感到轻松许多。

他知道,这门婚事大概率不会定了,那些让他担忧的事也就不必再提。

王翦心中暗自庆幸,自己王家或许不必卷入未来的储君之争了。

尽管长公子扶苏胜算颇高,但秦国素来不是只立长子的传统,立贤者也并非不可能,一切还得看大王的意思。

若这婚事成了,那他的家族便被牢牢绑在扶苏那边,这显然与他避祸的初衷相悖。

毕竟,储位之争一旦失势,无论哪方都会遭到清算。

刚开始时,王翦对此并不乐意,但考虑到嬴政的态度,现在他终于放下心来。

“寡人很想知道,上将军的女儿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人?”

“能入上将军法眼的人,想必不是寻常之辈吧。”嬴政笑了,转头看向王翦问道。

“大王。”

“这位公子,大王您其实也听过名字。”王翦嘴角微扬。

“寡人听过?”

嬴政有些疑惑,目光在群臣间扫过,却没找到答案。

“既然这样,寡人倒要听听究竟是谁。”嬴政带着笑意说道。

“这次出征韩国直至灭国,大王在军情通报中提到最多的名字又是谁呢?”王翦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卖了个关子。

“莫非是赵封?”

嬴政立刻反应过来。

“大王英明。”

“正是赵封。”王翦立即说道。

话音刚落,王绾和隗状的脸色更加惊疑。

不仅他们,满朝文武也都是一脸震惊。

“赵封什么时候跟王翦的女儿牵扯在一起了?之前可从没听说啊!”

“这事儿倒是挺有意思。”

众臣大多抱着看戏的心态猜测着。

“赵封才入伍不到一年,怎么会认识上将军的女儿呢?”嬴政轻笑一声。

“大王。”

“说来这或许也是年轻人之间的缘分吧。”

“当年暴鸢埋伏偷袭阳城一事,想必大王至今记忆犹新。”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

“还曾责备李将军冒进贪功。”

“就在那时,小女率兵追赶敌军,奈何兵力不足,又缺乏实战经验,终被暴鸢率韩军围困。

关键时刻,赵封出手救下小女,斩杀暴鸢,彻底消灭了这支韩军。”王翦笑着讲述。

嬴政听后恍然大悟,笑着说:“看来上将军千金与赵封还真是患难见真情啊!”

“不敢欺瞒大王,确实如此。”

“若换作旁人,老臣实在不会答应。”

“但小女性命全靠赵封相救,二人情投意合,老臣实在不愿拆散他们。”王翦顺势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