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免太小瞧孤了。”嬴政意味深长地说。
王翦握杯的手微微抖动,急道:“臣不敢。”
“你如何看待你的未来女婿?”嬴政笑着问。
“此人。”
“乃一勇猛之将,且富有将才。”
“若经几年军旅磨砺,必成大秦助力。”王翦立即答道。
“呵呵。”
嬴政笑了笑:“孤深知上将军,连王贲你都没这般称赞过,看来这赵封确实与众不同。”
“不说别的。”
“仅凭赵封这孩子的品性和担当,我就对他另眼相看。”王翦笑着说道。
“孤很想知道,你详细说说。”嬴政兴致勃勃地追问。
王翦见状,直言相告当日赵封坦白与王嫣定情之事,却略去了赵封的威胁部分,并着重展示了他超凡的力量。
听完后,嬴政眼中掠过一丝赞叹:“这赵封倒是条汉子。”王翦随即坦言,拒绝扶苏公子的求亲不仅是为了女儿,更不愿拆散这对璧人,希望嬴政莫要怪罪。
嬴政微笑回应:“寡人说过,拆散姻缘这种事别的王或许会做,寡人不会。
当年的事,上将军虽未亲历,但难道没听闻过?”王翦一怔,随即恍然:“确有所闻,这么多年过去,臣以为大王早已释怀。”嬴政冷哼:“释怀?寡人怎会忘怀?”但他并未多言,“上将军,陪寡人饮完这壶酒就回去吧,想必夫人和女儿已在等你。”王翦自然领命。
酒毕,王翦告退,嬴政复归王座处理奏章。
突然,嬴政问及他对王翦拒绝联姻的看法。
"回大王,上将军行事向来理智,他所说女儿定情之事应属实。
但关键在于,他内心也不愿涉足王族纷争。
若与扶苏定亲,他便不得不站在扶苏一边。”此时,顿弱悄然至殿前,平静作答。
嬴政握笔的手微顿,目光转向顿弱,语气转冷:“你以为寡人不会立扶苏为太子?”顿弱闻言立刻跪下:“臣不敢妄议王意,储君之选唯大王定夺。”“赵封那边查得如何?”嬴政收回目光,平静询问。
"回大王,已查明。”顿弱迅速回禀。
"说来听听。”嬴政沉声吩咐,继续批阅奏章。
"赵封。”“出身沙丘郡,沙村。”
家有三人,母与妹相伴。
“父亲赵达,一级爵位,在十多年前的大秦与赵国边疆一战中战死沙场。”
“赵封承袭父亲的土地……”
嬴政心中微动的情绪随即平息。
顿弱清晰详尽地陈述了赵封的一切背景。
“以上便是赵封的所有信息。”
“臣敢担保。”
“赵封绝非他国细作,亦不可能被他国培植。”
“他实力非凡,或许是天资异禀,力大无穷。”
“之所以安排在后勤部队,是因为他有意隐藏实力。”
“原因在于,他与妹妹是孪生兄妹,出生时耗损太多精力,母亲体弱多病,所以他想回家侍奉母亲,尽孝道。”
“后来。”
“赵封的情况大王已经知晓。”
“在后勤军处理尸体时,为了救助上级百将,他亲手斩杀暴鸢之子。”
“随后。”
“在阳城外驻守期间,暴鸢突袭,在危急时刻,赵封不得不应战强敌,这才让他在大秦军中初露锋芒,被上将军调往主战营,继而建立功勋。”顿弱毕恭毕敬地汇报。
听完后,嬴政轻笑一声,毫无怒意:“果然是个重视孝道的人,此子性格直爽。”
“此子确实重情义。”
“且极富仁爱之心。”
“这是臣查证过的。”
“进入主战营后,每逢战事,必定冲锋在前,身先士卒。
浴血奋战间,众多精锐士兵都受过他的救命之恩。”
“即使战争结束,他也前往伤兵营救治伤员,救活了不少重伤的勇士。”
顿弱接着补充道。
身为掌控大秦最高机密的黑冰台首领,他深得王的信任,也深知嬴政的性格。
此次嬴政对赵封有所青睐,他自当如实相告。
“如此看来。”
“赵封的来历已无需忧虑。”
“此人值得重用。”
秦王嬴政徐徐开口。
赵封在击败敌军、生擒敌将之后,秦王便命顿弱详查他的出身和背景。
毕竟,在大秦境内。
文官或许可以是外籍人士。
但掌握兵权者绝不能来自别国。
兵权。
乃尸体之源。
“大王所言甚是。”顿弱谦卑地附和。
随即,他又以试探的口吻问道:“关于赵封,是否需安插眼线?”
秦王未作声,仅瞥了顿弱一眼。
“臣明白了。”
顿弱深深一拜,立刻心领神会。
“退下吧。”
秦王亦不再多言,轻轻摆手。
“臣告退。”
顿弱恭敬地退出去了。
待他离去后,
秦王对殿外喊道:“传旨!”
殿门敞开。
赵高连忙弯腰入殿,跪在秦王面前。
“副将赵封有功于国,其母年迈无依,赐工匠为其修筑宅邸一所,赐仆役五十名,赐黄金百两,赐钱币万贯,赐人参五年份一支。”
“命少府速速施行。”秦王缓缓说道。
接着,
他将一封早已准备好的诏书递给赵高。
赵高急忙爬上前,毕恭毕敬地接过王旨。
“奴才领旨。”赵高立即应道。
随后迅速退出去了。
章台宫内,
只剩下秦王一人。
“王翦。”
“确实是个聪明人。”
“扶苏啊扶苏……终究辜负了我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