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儿,跟我回去告诉你娘这个好消息,让她也安心吧。”
吴里正说完便亲自引路,带领赵颖往村中走去。
村民们自觉退让,不敢阻拦。
看着渐渐远去的身影,赵颖心中仍存余悸。
那些村民刚才的态度着实令她害怕。
与过去判若两人。
当吴里正与赵颖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时,人群中又响起零星的私语。
不过此时他们已收敛了许多,只敢低声交谈。
赵颖迈着急促的步伐往家的方向赶去,身后吴里正亦步亦趋。
她满心欢喜,想尽快把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告知母亲。
一踏进家门,便见赵氏已在院中翘首企盼。
“颖儿,你哥如何了?”
赵氏急切地站起,忧虑地问。
“娘,哥还活着,且比以往更出色。
你肯定猜不到他现在多么了不起。”
赵颖兴奋得脸颊泛红。
听闻赵封安然无恙,赵氏也宽慰不少。
“只要他还活着就好。”
“有他归期的消息吗?”赵氏再次追问。
“赵家的。”
“恐怕近来你哥一时半刻回不来。”吴里正乐呵呵地说。
“吴伯伯,莫非我哥犯了什么事?”赵氏惊讶地问。
“还是让颖丫头来说吧,不过你得做好心理准备,别太惊慌。”吴里正笑着说。
赵氏依旧满脸疑惑,视线转向赵颖。
“娘,我哥成了大秦的将军。”
赵颖激动地喊道。
“将军?”赵氏愣了一下,带着疑惑与惊讶,“什么将军?”
“带兵打仗的将军啊。”赵颖笑着回答,那兴奋的表情显而易见她此刻有多开心。
“是不是搞错了?”
“封儿才入伍不到一年,即便侥幸立了些功劳,也不至于成为将军吧。”赵氏疑惑地说道。
“娘,我起初也不信。”
“可你看朝廷的册子都到了,上面清清楚楚记录着哥的每一份战功,而且他不仅当上了将军,还被封为左庶长,你知道这是什么级别的爵位吗?这是十等爵位啊,咱们家以后能分到千亩良田了,而且将来哥的儿子还能世世代代继承这些土地。”
“你快看看。”
赵颖开心地举起手中的竹简递给赵氏。
兄妹俩都是由赵氏启蒙识字,所以她也识字。
赵家接过那竹简,展开细看,每一个字都印入眼帘。
待看完,她神色大变,满脸震惊。
“怎会如此?”
赵家紧握竹简,难以置信地喃喃自语。
“赵家的。”
“这是真的无疑。”
“你家封儿出息了,如今已是将军。”
“往后你可以享福了。”吴里正笑盈盈地说。
然而,赵家脸上并未见太多欢喜,反而心底涌起一股忧虑:“若可以选择,我宁愿他不去军中。”
“娘。”
“现在再说这些也没用了,兄已闯出名堂,屡立战功。
方才那颁岁俸的人也说了,当今大王对他极为赏识,下诏令将他的功绩昭告全军。
兄如今已是大秦最年轻的将军。”
“这些年我们多亏了吴老爹分了三亩地给我们种,以后我们会有更多田产,还能收租了,不再那么辛苦。”
“而且你知道兄长的俸禄有多少吗?”
“算起来一年竟有八百石。”
“到时能买些更好的药给你调理身子了。”赵颖也喜形于色地说。
赵颖对权势并不在意,只盼能让母亲过得更好。
“那么一年后,你兄恐怕也退不下来了。”赵家失望地说道。
她原本期望兄弟能服役两年后回家团聚。
但自从赵封升任副将,成为将军,两年服役便成了一纸空文。
普通士兵服役期满即可退役,但他作为难得的将领,显然不可能退出军旅。
“这必定退不了。”
“不过等他安定下来,肯定会回来探望你。”吴里正笑着安慰道。
“娘。”
“兄现在平安无事,你为何还这般愁眉苦脸?”
看着愁眉不展的母亲,赵颖笑着宽慰。
“兄没事就好。”赵家随声附和,但神情间显然有难言的心事。
“当初好不容易从那险境脱身,才保住了封儿和颖儿性命,如今封儿竟有这样的际遇,成了将军。”
“但愿日后他不要再涉足那险恶之地。”
“若消息传开,封儿、颖儿他们就有危险了。”
“若能如此,咱们一家便一直住在这里,永不离开该有多好。”赵氏心中暗叹。
此时。
吴里正开口道:“赵家的,你也该有所准备,刚才那位陈奋大人说了,小封的岁俸不由他发放,而是由郡守大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