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阶下囚(1 / 2)

扶苏思索片刻,答道:“权力?”

“正是权力。”

“而结党营私更被视为大忌。”

“韩非只是囚犯,尚未归降我国,公子对他如此热衷,显得过于突出。”

“虽然公子是长子,但终究不是储君,此事若由公子提起,会让人觉得是在拉拢韩非为自己所用,纵使公子心中再渴望,也不可在大王面前显露出来。”王绾叹气道。

“难怪父王会让李斯去劝降。”

“今日之事怕是惹怒父王了。”扶苏恍然大悟。

“当年老臣欲助公子谋得兵权,为将来登基太子铺路,于是暗中散布大王有意将王家女许配给公子的消息,实则是老臣试探大王的态度,大王未曾阻拦,朝堂之上亦欣然接受,由此可见大王对公子极为重视。”

“所以今日之事公子不必担忧。”

“今后一定要注意在大王面前不可表现得太过,切勿表露出争夺之意。”

“王族之间只有权力,没有父子之情。”

“公子务必牢记这一点。”王绾语气严肃地叮嘱道。

扶苏微微颔首,谦恭道:“多谢丞相指点。”

“喜事无需这般客气,老夫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公子。”

“即便公子未能亲自面见韩非,但至少令外祖父得以前往赵国出使,只要昌平君建功,这份功绩便属于公子。”

“李斯终究不及公子在朝中之势。”

“他,不是咱们对手。”王绾冷哼一声道。

就在此时!

李斯缓缓退至后方。

瞧见王绾与扶苏对话,他连停顿都未有。

“廷尉好生惬意啊。”

“长公子在此,怎不见行礼?”

见李斯擦肩而过,王绾眉峰微蹙,冷声说道。

“何须行礼?长公子虽是公子,却非储君,本官行礼当是对大王及太子。”

“论官职,扶苏公子尚不及本官。”李斯回首,语气透着几分寒意道。

随即转身离去。

仅此态度,已显二人积怨之深,连掩饰都不屑。

诏狱之内!

单设的一间囚室里。

韩非边饮酒边读书,衣衫虽显凌乱,却全然无囚徒之态。

聪慧如他,自明被拘于此,仍有美酒佳肴待之,便是秦王之意。

眼下,他只待王命即可。

此刻。

诏狱另一侧,两双眼睛正注视着韩非。

“廷尉,真要如此行事?”姚贾神色略显忧虑。

“你不赞同?”

李斯眉心一凝,不满地望向姚贾。

“属下为廷尉所信之人,自当遵从。”姚贾连忙表态。

“扶苏和王绾已有招揽韩非之心,若韩非得以脱狱,日后必成大患。

他的才智,旁人不知,我却深知。”李斯正色道。

“廷尉。”

姚贾意味深长地说道:“韩非此人,我恨不得除之而后快,但在你眼中,他可是同窗挚友啊。”

李斯听后,毫无波动,神色冰冷:“生死攸关之际,同窗又算得了什么?”

“都准备妥当了吗?”

姚贾随即向身后吩咐一声:“动手吧。”

几名狱卒端着酒和食案,朝着韩非所在的诏狱走去。

韩非安详地看着这群突然闯入的狱卒。

李斯迈步上前,脸上浮现出笑意:“韩兄,多年不见。”

“李兄。”韩非平静回应。

李斯没有迟疑,径直在韩非对面坐下。

“当年稷下学宫一别,没想到再相见竟会如此。”

“分别时,我就说过,只有秦国能统一天下,也只有秦王具备这样的雄才大略。”

“然而你依旧不信,坚持回国效力韩国,结果呢?”

“韩王对你多有猜忌,并不重用。”

一坐下,李斯便感慨道,话语间还带着几分胜者的骄傲。

当年稷下学宫时,无论尊师还是学子,都认定韩非的才能高于自己,相信他日韩非成就必定超过自己。

那时起,李斯便决心改变这种状况。

如今形势已变,他已为秦国廷尉,位列九卿,而韩非却沦为阶下囚。

看着此刻落魄的韩非,李斯虽表现得关切,内心实则暗自得意。

察觉到李斯话中有话,韩非依然镇定,反问:“李兄今日前来,可是为了取笑于我?”

“我们同窗多年,李斯若真来取笑,韩兄难道看不出吗?”李斯语气中透着哀伤。

“愿闻其详。”韩非依旧平静地注视着李斯。

或许是因为赵封临别时的警告——提防李斯,又或许是信任赵封,韩非始终保持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