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健府邸(2 / 2)

回应声响起。

只见一群郡兵随后而至。

送来的五十名家仆,或许是因为顾及到赵封家中只有母亲和妹妹,所以这些家仆皆为女子,并无男子身影。

观察这些家仆的状态,个个都经过严格训练,带有奴籍身份,绝不敢违背主人的指令。

除却这些家仆外,郡兵们还抬来了许多箱子。

百金、万钱,

还有一株生长五十年的人参。

“赵夫人。”

“大王赏赐的家仆与金银都在这里了,这些家仆的奴籍也全部收在这箱子里,如同田契一般,奴籍契约已转至沙丘郡,若是这些家仆胆敢逃脱,违背您的命令,可随时处决。”严兵语气森然,显然是在警告这些家仆。

这也是一种震慑,断绝他们逃跑的念头。

“多谢郡守大人提醒。”赵氏连忙致谢。

之后,

赵氏自然邀请严兵及其随行官员入内小坐,对方也礼貌地寒暄起来,但心中各有盘算。

许久之后,

严兵带着属下离开。

“娘,我真是佩服。”

“你居然能跟郡守聊这么久,我站在旁边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赵颖仰慕地看着母亲。

“不过是一些客套话罢了,这郡守不过是看中你哥年轻有潜力,所以来拉拢关系。”

“要是你哥没有立下大功,也没有潜力,别说郡守了,就算是县令也不会来。”

“假如有一天你哥真的失势了,这些所谓的荣耀也不过是个笑话。”赵氏语气平静地说。

听完这话,

赵颖点点头表示理解,然后望向庭院里不敢妄动的几十名家仆:“娘,这些人怎么安排?”

看着眼前的家仆,赵氏脸上浮现出一丝无奈。

“这么多人,确实不好处理啊。”赵氏叹息道。

这时,

一位年长的工匠缓缓走近,恭敬地对赵氏说道:“夫人,我们是从郡城来的工匠,受郡守之命,前来为夫人修建府邸。”

赵氏看了看那些家仆,又转向工匠问道:“不知要多久才能完工?”

“请夫人放心。”

“一个月之内,府邸必定建成。”工匠立刻回答。

“那就拜托了。”赵氏随即感谢一声。

众多侍女之中,这小小的院落即便再挤也容得下,只能期待日后建起新宅后再做打算。

“吴伯父。”

“不知能否劳烦您一事?”

赵氏又将目光转向了吴里正。

“但说无妨。”吴里正立刻回应。

“这般人数,这般口粮,烦请您派人去县城购置日常所需之物。”

“还有关于爵位与田产,还请吴伯父费心安排。

这些田地,我们一家实在难以耕种,留十亩自耕即可,其余的还望伯父帮忙出租,至于租金,本村人若承租则减免一半,外村人则按市价收取。”赵氏对吴里正说道。

“赵家娘子,您确定要给同村减半租金?这数目可不小呢。”吴里正惊讶地问道。

若是几亩地,这数字或许不显眼,但在沙村有数百亩之多,加起来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这也是我们一家对乡亲们多年关照的一点心意。”赵氏笑着答道。

“赵家娘子尽管放心。”

“这些事交给我去办,我定给您办得妥妥当当。”吴里正立刻应下,随后转身离开了院子。

此时,

一名稍显年长的侍女朝赵氏母女跪下:“参见夫人。”

五十名侍女齐齐跪拜,极为恭敬。

接下来。

自然是要安置这些侍女,只是如今府邸尚未开工,还需时日才能妥善安排。

不过看院中,赵封的俸禄,以及来自咸阳的赏赐,养活这些侍女是绰绰有余。

“未曾想到,此生还能再见王诏出自您的手笔。”

赵氏握着手中王诏,展开一看,那些熟悉的字迹让她感慨万千。

渭城!

军营校场!

点将台上。

赵封身披副将战甲,腰悬龙泉剑,身形挺拔,获得属性后,如今他的身高已有一米八,这并非他的极限,待完全成熟后,还能更高。

年轻英俊的容貌,战场上淬炼出的杀伐之气,再加上副将的战甲,使他更显威严。

而在点将台下。

六万大军整齐列阵。

一眼望去。

层次分明。

五个万将率领各自部属完成整编,每个万将营都扩充至超出一万之数,实际兵力达到一万三千。

其余冗员多为收编的降卒。

随意环顾一圈,便可察觉降卒与锐士间的差异。

降卒身无铠甲。

这便是他们与精锐部队之间的区别。

欲披甲上阵,须先脱离奴籍,立功受爵,方能获得赐甲。

“渭城驻防将士何在?”

赵封环视一周后,厉声问道。

“风——风——风——”

校场四周,全体将士齐声回应。

然而,这整齐划一的呼号中掺杂着三万韩地降卒的声音,虚弱无力,士气尽失。

混迹其中,使得这支昔日劲旅也深受影响。

这一情形令几位向来反对接纳降卒的万将更加不满。

但站在点将台上的赵封对此毫不在意。

对当前这些整编的降卒而言,不过是活生生的行尸走肉罢了。

尸体无处可逃,即便编入军队,依旧沦为奴隶。

对他们来说,未来已断,又怎会有战斗力与斗志。

“够了!”

赵封扬手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