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贤主(1 / 2)

韩地的混尸体况,或许其中有诈,这很可能是秦国故意为之,用以诱骗我国与他们签订盟约。”

就在此时。

站在武官之首的一位老将走出队列。

他。

是经历了赵国数代的老将廉颇。

他也是赵国百姓心中能与秦国战神白起媲美的赵国战神。

想当年。

长平之战。

廉颇率军与白起对峙多年而不败,最终因秦国使用反间计导致尸体临阵换将,这才让白起击溃赵军,在长平取得大捷。

此后,赵国国力衰退,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当年那一战。

数十万赵国年轻勇士战死沙场,这种仇恨深深地刻在廉颇心里,也让无数赵人铭记。

听到廉颇的话,赵偃皱眉道:“按照老将军的说法,难道寡人就这么容易被骗吗?”

“老臣不敢。”

“秦人狡猾,还需多加警惕才是。”廉颇立刻回答。

“这件事,寡人自有决断。”

“好了。”

“各位爱卿如果没有别的事情,那就先退朝吧。”

“庞爱卿,你留下一下。”赵偃大声说道。

朝堂上的大臣们陆续离开。

最后只剩下庞煖一人留在大殿之中。

“老将军。”

“你可明白朕为何独留你?”

赵偃缓缓拾阶而下,笑意满面地道。

“大王志在成为开疆扩土的贤主。”庞煖微微一笑,直言道。

“哈哈哈。”

“老将军果然懂朕。”

赵偃大笑一声,随后脸上浮现出一抹雄心:“自朕登基以来,朝野议论纷纷,欲破此非议,唯有开拓疆土。”

“嬴政灭韩,朕亦能灭一国,为赵地拓展疆域。”

“朕盼老将军相助。”

言毕。

赵偃的手搭上了庞煖的手。

“老臣定当肝脑涂地,效忠大王。”庞煖当即拜倒。

“朕拨三十万大军,秘密前往燕境,只等时机成熟,立即发兵攻燕。”赵偃眼中掠过一丝寒芒。

“赵伐燕,最忌秦出兵相逼。”

“此次虽为密报,廉颇之言也须重视,对秦务须谨慎,若出兵后秦军来袭,我赵必危。”庞煖说道。

“老将军无须担忧。”

“朕早有安排,一旦成功,朕可保你伐燕一路顺风,且秦绝不会犯赵。”

“嬴政,必将败于朕下。”赵偃冷笑,眉宇间尽显傲然。

……

秦国,雍城!

曾为秦之旧都。

雍城防御仿若都城,繁华仅次于咸阳,城内更有昔日秦王宫。

若秦王巡幸,雍城亦为其行宫。

此时。

夜幕笼罩。

雍城王宫,空旷无人。

门户忽然开启。

一名宦官模样的人向宫外挥手示意。

瞬间。

数十名黑衣人从侧门涌入,目标明确,直奔后宫某处。

后宫。

大华宫,秦太后赵姬的寝殿。

殿内漆黑一片。

几个侍女伺候,却均已熟睡。

殿外,六名宦官守立。

对王者而言,后宫禁地,除王外,不容他人涉足。

尤其在经历了嫪毐叛乱之后。

后宫的管理更加严密,每一个寺人都需通过重重考核才能进入,确保无人冒充。

相比之下,赵姬的情况却令人唏嘘。

自从嫪毐谋反失败后,她与嫪毐所生的两个儿子被处死,自此便似疯魔一般,终日恍惚,神志不清。

然而,因她是太后身份,待遇依旧优渥,宫中不仅配备御医,还有众多侍从伺候,勉强维持着她的生命。

只是每晚入睡都离不开安神药物的帮助。

此刻。

夜色笼罩。

十几双眼睛注视着宫门外的几个寺人。

下一瞬。

嗖嗖嗖。

黑暗中突然响起一阵利箭划破空气的声响。

还未等这六名寺人反应过来,剧痛骤然袭来,他们痛苦地捂住脖子,六人均被箭矢贯穿咽喉,当场毙命。

只见一群黑衣人疾驰而至,动作敏捷且轻盈,显然经过特殊训练,很快来到寺人身旁,拔出武器对他们进行了补刀。

直至所有守卫都被解决。

一名黑衣首领挥动手臂示意。

两名黑衣人悄无声息地走上前,慢慢推开殿门。

与此同时。

殿内的一名宫女察觉到异动,看见大门敞开,急忙低声问道:“是谁?”

然而,还没等她回过神。

这些训练有素的黑衣人迅速涌入宫殿。

突如其来的危险让迷茫的宫女先是一怔,随即彻底清醒,大声呼喊:“刺客来了!”

可话音未落。

一名黑衣人飞奔而至,寒光一闪,宫女便被刺中喉咙倒地。

殿内其他宫女也被惊醒。

“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