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小说 > 武侠仙侠 > 登基 > 第31章 查验 实在是忒小心谨慎了。

第31章 查验 实在是忒小心谨慎了。(2 / 2)

翰林院中,知道林承之同我与江起闻一道查案的人并不多,故林承之一路寒暄走来,瞧见江起闻的,多少眼中几分吃惊。

往东南行了许久,终于瞧见了一座大殿,上头挂着文涵阁的牌子。

殿的大门紧锁,大殿左侧有间长屋,屋门微微敞开,林承之见了,道:“晋王殿下,江大人,这应当是守殿人住的地方。”

我三人便往那门口走去,走得越近,越能闻到一股香味。

林承之叩了两声门,无人应答。

站在门口,这种气味便更加强烈了。我道:“本王好像闻到了什么。”

江起闻道:“下官也闻到了。像是烤鸡。”

林承之道:“这文涵阁,除了储放历届会试的试题和答卷,还有所有京官的履历档案和一些紧要物件,为了防止卷宗被盗,或是要即刻调用,守殿人需长居于此。故这翰林院中藏有典籍、卷宗的地方,旁边都会修一排小屋,以供守殿人寝食休息。”

我了然道:“看样子,这是赶上人家吃饭的时间了?”

林承之颔首道:“应是如此。”

江起闻疑惑道:“那这守殿人,是长住于宫中了?”

林承之点头道:“是。但只能在翰林院活动。”

江起闻又道:“咦,可林修撰方才说,这个点翰林院的人都去休息了,寻不见人开门取卷……”

说还没说完,屋内突然传来了脚步声,不多时,已至门口。那虚掩着的门被推开之际,传来了一个吊儿郎当的声音:

“说吧,今日要调哪位大人的卷宗啊……”

开了门,只见门内站着一个举着鸡腿的少年,两个眼睛从漫不经心到瞪得浑圆。将我三人从脸到身子依次打量完毕,方才道:“见过两位大人,见过呃……”

江起闻道:“这是晋王殿下。”

他又睁了睁眼,似有些懊悔的神情:“见过晋王殿下。”

进了屋,他将鸡腿放下,用布擦了擦手,然后目光停留在江起闻的官服上许久,擡头道:“不知……”

“本王要取乐安二十五年会试时的答卷。”我转过头又道,“对吗,林修撰?”

林承之点头,又对那守殿人道:“劳驾。”

“不麻烦不麻烦。三位大人请随我来。”他取了钥匙,走在前头引路,打开门,走到大殿内最右手边的位置,从最顶上开始找起,不多时,指着中间一格道:“乐安二十五年……对,没错,就是这个了。”

江起闻打量了一下书架,伸手将包裹着答卷的巨大布袋往外一拉,见最上面确实绣着“乐安二十五年封”几个大字,转过头对那守殿人道:“多谢。”

守殿人道:“大人客气了。”

过了会,江起闻又道:“你怎么还不走?”

那守殿人面色郝然:“啊,是这样……翰林院有规矩,外人不得进入文涵阁,取用卷宗都是由卑职代劳。若遇到什么特殊情况,那也得卑职跟着进殿,总之,是不、不允许单独待在殿内的……”他擡头看着江起闻,声音越说越小。

江起闻又道:“你也看见了,今日是晋王殿下亲自来取这答卷,个中紧要,你应该明白。你若是听了去,只怕不是什么好事。”

本王真是做了一路的挡箭牌。

守殿人犹豫半天,苦道:“大人说得是,只是……只是这规矩在这里,坏了规矩,几位大人倒没什么,卑职可就惨了……”

江起闻道:“你不说,晋王殿下、林修撰和本官也不往外传,谁能知道你坏了规矩?”

守殿人道:“可是……”

僵持一阵,林承之道:“不如这样,你去大殿另外一头看着,待晋王殿下、江大人和本官查阅完毕,便过去叫你。如此可好?”

守殿人喜道:“林大人说得对,这规矩只说了要卑职待在殿内,卑职去另一头,就什么都看不见听不着了。”

那守殿人便走到了最远的一处角落,正好挨着上楼的楼梯,就这么坐了下来,隔着层层书架,只能看见抹衣角。

林承之抽出裹着答卷的巨大布袋,吹掉了上面一层薄灰。江起闻忍不住道:“林修撰先前卖的关子,这下该讲清了吧?”

林承之从那袋口中擡起头,微微笑道:“下官可不敢跟江大人卖关子。科举取士,关乎前途,行铤而走险之事,其实历来有之。”

我表现道:“本王也曾听说过,在答卷上作些记号,阅卷的人一看,便知道要关照哪位。”

江起闻道:“记号已是最末流的把戏,为了不留下痕迹,参与舞弊的考官往往会特意记住笔迹,待阅卷之时挑选出来。故师亲同门,在考场之上都是要回避的。当然,即便不是师亲同门,也难保不会有串通之嫌。”

林承之道:“殿下和江大人说得都对。只是殿下您没考过科举,江大人入仕也早,其实自乐安二十五年开始,所有呈给阅卷人的答卷,都已经不是原卷了。”

他将大袋子里最上面的几张答卷抽出,一张一张翻开给我和江起闻看。

竟然都是一模一样的红色字迹。

江起闻面色惊诧:“这是誊卷?”

林承之点头道:“正是。为了防止考官因字迹而生出的舞弊,所有考生的答卷,都由誊卷人抄写过后重新呈上。”

江起闻皱眉道:“只留誊卷,岂不是更容易舞弊?无论那人有没有墨水,换张卷子便轻巧过关了。”

“江大人想得通透。不过呈上的虽然是誊卷,但墨卷也是要单独保管的。”林承之在那架子上摸摸看看,终于在瞧了瞧,满意地从里头抽出几张递给我与江起闻看,道,“便是这个了。”

他又将那两只大布袋整个取走,把答卷都摞于原先的书架之上,道:“劳驾晋王殿下和江大人,帮下官一起将中榜的原卷和誊卷一一对应整理出来。”

整理到一半,江起闻突然道:“本官似乎明白林修撰的意思了。”

我顺嘴问:“什么意思?”

江起闻对我道:“这幕后之人杀了高晟和柳文崖,下官便一直觉得高晟和柳文崖之间的事与他有关。实际上,他可能并没有参与到此事之中,他真正关心的只是这科举舞弊案。”

林承之颔首道:“下官正是如此猜想。高晟被人揭发向柳文崖受贿,但行贿者,或许不止高晟一人。”

我顺着他的话道:“你是说,这幕后之人可能曾因为别的考生跟柳文崖打点关系?”

林承之点了点头:“不错。若有朱墨不符之卷,则下官的猜测可验证七八。”

我忍不住道:“若有人将墨卷也一同调换了,那岂不是查无对证?”

江起闻道:“只盼那人没周全到这种地步。”

待这摞答卷统统翻阅完毕,林承之擡头对我二人道:“似乎,少了一份墨卷。”

江起闻望着林承之手中整理好的十份朱墨卷,疑惑道:“少了谁的?”

“一个叫黎垣的试子。”

江起闻目光一震,转头看我,我装作也很震惊的样子。

江起闻迟疑着问林承之:“你确定,是缺了黎垣的墨卷?”

林承之目光在我和江起闻之中徘徊,最后缓慢点了下头:“确实是叫黎垣。”语气一顿,又道:“听起来,江大人似乎认识此人?”

江起闻道:“不止本官认识,晋王殿下应当也认识。”

他二人都将目光转向我,我斟酌着道:“本王确实听说过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