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小说 > 其他小说 > 盛唐一只统 > 第160章 姚卿等等,朕给你看个好东西

第160章 姚卿等等,朕给你看个好东西(2 / 2)

可叹他一身本事,到底还是没教出个能承继衣钵的儿子,到现在他们还看不清楚朝中的局势,不明白他救赵诲的深意。

赵诲必须救,哪怕因此会惹得陛下不快也得救,因为赵诲是他姚崇的标杆。陛下换相是一定的,他要给陛下一个理由,也要给自己的追随者留个念想,将来有朝一日子孙需要助力,也会有人念及当年他的旧情。

开元四年七月,追太上皇谥号为大圣贞皇帝,庙号睿宗。

九月,中书省主书赵诲因收受突厥贿赂,下狱当死。经紫微令姚崇百般营救,会京城曲赦,其一特标赵诲之名,改为杖一百,流放岭南。

也因此案,紫微令姚崇上书请辞,并荐广州都督宋璟继任,获准。

李隆基点头的当日,姚崇走出太极殿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勉强平复了翻江倒海的心情。

今日这一遭面君,喜惊参半。

喜的是总算陛下还念着旧情,准了他推荐的人选,这让姚崇瞬间放下了心中的大石。

准了就好,准了就好。

宋璟是他看好的接任者,不但素有才名,而且与他关系亲近,宋璟上位后对他的朋党能予以照拂,总好过张说上位。

姚崇试探了一下皇帝的口风,发现皇帝暂时没有复用张说的意思,当场便放心不少。

便是有朝一日张说得势,那也要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那时候的局势谁能说得准呢?说不得便有新人要独领风骚了。

是的,姚崇说的那个“新人”,指的便是远在西域的薛三。

虽然这人目前还只是个正八品的小官,可他出现在皇帝口中的次数可比别人多了太多,这一点张说宋璟与他都没得比。

当然也不是被皇帝提的多就有才能,奸佞之流最会讨人喜欢,得皇帝宠信的也是不少。

但这薛三不一样,他不算奸佞,甚至他还很有才能,只是这才能通常不走寻常路,常有神来之笔,令人难以预料。

讲真,姚崇还挺怕这种“难以预料的”。

难以预料就代表不可控,不按约定俗成的规矩行事,不能参透他的行为逻辑。

薛三带给大唐很多新鲜的东西,从豆油到曲辕犁,再到酱油、肥皂和飞天气球,一样一样,都在改变着时代。

姚崇活了几十年,从来没见过这样密集的改变,这种改变不是政治权力的改变,而是源于根本生活的改变,这种改变几乎以人力无法阻挡。

他总有种感觉,再让薛三改变下去,这个大唐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以上奏本的时候他格外紧张,生怕陛下不同意,大笔一挥要提拔薛三。

别的不说,这要陛下开了口,他除了“薛三年轻无经验”也说不出别的反对理由,毕竟薛三是有实打实的功劳,文治武功都有,比朝中的许多治官都强太多了。

甘罗十二可为相,薛大壮二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也勉强。

好在李隆基还是有分寸的,赞了宋璟几句便同意了。

姚崇正想告退,忽然李隆基又招呼他过来,说给他看个好东西。

“这是嗣直这次从碛西带回来的,是薛三刚造出来的好东西。”

李隆基笑着说道。

姚崇一听“薛三”这俩字就脑袋疼。这可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刚才还说薛三带了太多的不确定,现在这不确定不就找上门了。

不过难得皇帝有兴致,他又不好扫了皇帝的兴,只能附和着过来查看。

一看,三观碎裂,整个人都浑浑噩噩,感觉眼前的一切都不真实。

李隆基给姚崇看的当然是显微镜,李琮风尘仆仆地回来奔丧,也不忘把这显微镜献给他尊敬的父皇。

李隆基在百福宫守灵守到憋闷,眼见着儿子献了这么一个稀奇的宝贝,他哪有不高兴的,当即便在宫里玩了起来。

因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还是要学习的,所以李隆基便拉着儿子一起在百福宫守灵,顺便一起研究新入手的宝贝。反正李琮是他的长子,替大父守灵理所应当,说出去名声也好听。

然后没过两天,在百福宫守灵的孙辈多了一个李琎。

之后又有李瑛、李亨、永穆公主、常芬公主,以及宗室的一些孙辈,老李家的儿孙辈集体在百福宫给太上皇守灵。

朝野对天家的行动赞不绝口,都说这一代的李氏皇族谦谨恭孝,堪为天下人表率。

唯有身为紫微令的姚崇心里画弧,觉得这里面怕是有点什么说道,不然为啥郯王回来之前就只有陛下和几位大王爷守灵,可等郯王回来以后,李家的下一代纷纷开始往百福宫里钻了呢?!

对此姚崇脑补了好几出波云诡谲的政斗大戏,也曾在深夜与心腹反复推演未来走向,殊不知真相竟然如此简单。

——是的,就像之前一样,熟练掌握显微镜用法的李隆基,他又忍不住显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