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你去谈(忽悠)
谋剌部要举全族之力来安西都护府打工,并不是午必答脑子一热的决定,而是经过族内高层仔细讨论后的无奈之举。
谋剌在葛逻禄三姓中人数最少,所以之前他们的领地也是最小的。好在葛逻禄占领了水草丰美的阿勒泰草原,林地草原河流资源丰富。是以虽然领地不大,但谋剌部族人的生活却十分安逸,畜养牛羊是出了名的肥美。
现在苏秘失和阿其力双双战败,两部族战力损失殆尽不说,族人还不得不内迁。这样一来,阿勒泰草原就只剩下了谋剌一部。
独霸整座草原当然是很不错的啦,但也要看能不能保得住。午必答是个谨慎的头领,他清楚只靠谋剌根本吞不下整个葛逻禄的领地,他只能选择依附强者。
强者是谁?大唐?还是默棘连?
大唐对于西域诸国态度很清楚,就是你来归附就给你个官做,原首领地位保持不变,但部族须定期朝贡。如果权力有更叠,那必须经过大唐朝廷的册封,有些还能拿到俸禄。
后突厥的默棘连也很强。
他的兄弟心狠手辣,把不可一世的默啜可汗子孙和近臣都屠戮殆尽,现在又在草原上大搞联姻,有意联合突骑施的苏禄可汗双双崛起,不是个善茬。
但午必答想保住自己叶护的权力。
想稳坐宝座,只能选择大唐,苏禄和默棘连都不会选他做葛逻禄的大叶护,他们想的是趁乱吞并。
所以还是投奔大唐划算,至少大唐的朝廷对他的叶护宝座和小命都没兴趣。
而且这事儿必须要快,因为打从热海一战之后,隶属于北庭都护府的羁縻州府都在眼睛发蓝的盯着他。这群人的算盘都写在脸上了,不外乎想借着平叛争一个神臂营的编制,他午必答这个最后的叶护就是借口。
再这样下去,不想反都要被他们捏造成造反啦!
于是午必答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上交弓箭甲胄。
没武器你总不能说我有反心了吧?投了投了投了!
听说养马好手廓落布人现在就在玛城的牧场做工,最近安西都护府的羊毛坊火遍整个草原,想必大唐对于羊的需求量肯定是不小的。
要是能让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养牛羊就好了,这样既不用放弃地盘,又得了大唐军队的保护,岂不美哉!
午必答的想法与748不谋而合,只是748想的比他还要多一些,它准备安排谋剌部以承包的方式与牧场合作,按照牧场指定的流程饲养牛羊,到期后由牧场统一收购。结算货币可选择替代积分或者银钱,使用替代积分可直接从牧场手中以优惠价格购买物资。这个过程一是省去了金银的流转,可以解决安西都护府目前现金紧张的问题。另外也可以让谋剌部与安西牧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最妙的是牧民不是为安西牧场干活,而是作为个体或者雇工为同族工作,利益的分配和矛盾的解决都由谋剌内部自行处理,不会因为牧民与牧场之间的矛盾。
而安西都护府将增兵阿勒泰草原,其驻地同样有独立经营的牧场商铺。商铺只使用内部代币交换物资,并定期跟踪合作方牛羊的情况,及时提出监督意见和饲养建议。
这种方式并不改变阿勒泰草原的权力分布,且与朝廷的羁縻政策不相矛盾。
“如何?”
748问李琮。
“解决大规模人员安置的最好办法便是增设产业,谋剌部不是会养牛养羊吗?正好做咱们的上游供应商。”
李琮听完,半响没说话。
他把748的计划一字一句都琢磨了一遍,良久,才开口说道。
“把我们养牛羊的办法教给他们,这样真的好吗?”
“牛羊多了,部族越发繁盛。如果有一天谋剌生出不臣之心,咱们岂不是养虎为患了?”
“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748实话实说。
然后它在郯王惊愕的目光中又继续道。
“但也可能在利益和经济的深度捆绑之后,谋剌部即便做大也不会反叛,因为无形的丝线在牵扯着他,打仗和叛乱会让他觉得得不偿失。”
“甚至即便内部更叠,争夺的也是这块利益的归属,谁上来都要跟咱们做生意。”
说到这里,它顿了顿。
“暴力镇压是不能解决西域的问题的,战争的本质还是利益之争,殿下也不希望碛西永远这样要塞化,守边大将一家独大吧。”
此话一出,李琮的脸色立刻变了。
他如何不知道都护府的弊端。
朝廷不断拆分设立新的都督府和都护府,调整领兵大将的军职戍守范围,其实也是防备着各节度使手中的权力过于集中,成为边塞实质上的土皇帝。
开元三年父皇封他为安西大都护,最初的想法是让他遥领这一职务,并不实际来龟兹城赴任。
这样做的原因一方面给他增加脸面,另外也是用他的身份压一压太原郡公郭虔瓘,郭已经快把安西都护府经营成一块水泼不进的铁筒了。
拔汗那一战后,兵部随即将让张孝嵩与阿史那献对调,也是破了阿史那在北庭都护府经营多年的局面。
所以薛先生说的对,安西的局势越紧张,边塞军将的权力就会越集中。战事不停,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佣兵自重的情况。
相比之下,谋剌部做大那点风险根本不算啥。
反正这些突厥人从来都是反复横跳,今天归降明天反叛,对此朝野上下也都心知肚明,出不了大乱子。
干了。
“两日之后,谋剌部叶护午必答前来龟兹城送归附书,还望先生助我。”
李琮朝748拱了拱手。
748淡定点头,然后便给大壮安排任务。
“两天后的谈判,你去。”
“我去?”
大壮光球闪了闪。
“我咋跟他谈?”
“你不是有系统给的同步翻译软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