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兴冲冲地道。
谁能不爱收礼呢?尤其马上到了他的生辰。李隆基甚至觉得薛三这小子就是上天派来专门给自己贺寿的,不然怎么回回都能让他赶上生辰宴!?
当然今天是朝会不是宴会,不过没什么差别,按照大唐的风俗寿礼都是要提前送给寿星的。
李隆基喜滋滋,想着薛三在礼单子上写的那些宝贝,他身为一国之君还没见过金珊瑚和玉珊瑚呢。
等东西真运进来,这一路五彩斑斓金光闪耀,差点闪瞎人眼。
此刻站在兴庆殿内的都是在帝国顶级权力圈中打滚的人物,什么奇珍异宝没见过,依旧抵挡不住来自另一块大陆的奢辉宝光。尤其是那樽树一样的金珊瑚,色泽之浓艳世所罕见,且枝干舒展、质地细糯,在阳光下隐约可见半弧形光带,漂亮的令人无法移开目光。
和这樽金珊瑚相比,十年前武惠妃献上的八宝珊瑚树都显得寒酸了。
李隆基对这株金珊瑚爱不释手,连连询问748这珍贵的宝贝是哪儿来的。
“是毛伊岛有意归附大唐,为陛下送上的献礼。”
748如实道。
“毛伊岛孤悬海中,担心有朝一日会被米州大陆的玛雅城邦骚扰,所以便想要投靠大唐,做大唐海贸的中转站。”
李隆基哪知道毛伊岛在哪儿,他自动脑补了一个大一点的州胡岛,然后欣然点头。
“既然他们有这个意愿,我大唐乃是天朝上国,便给他撑个腰也无妨。”
这倒不是李隆基在吹牛,而是目前这个时代,大唐的军队真可算是所向披靡,战无对手。
之前还有后突厥、突骑施、吐蕃和大食可以一战。但在李琮平定西域后,安西都护府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羊毛和铁矿石。有了经济基础再发展上层建筑简直不要太容易,没几年安西四镇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别说羊毛贸易把整个西域都串联了起来,吐蕃和突骑施都在这条经济链条中,嵌合日深。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后突厥和大食有心闹事也闹不起来,反倒是变成狗咬狗,接连爆发了几次不大不小的冲突,被郭知运占了不少便宜。
开元十八年的大唐,正是国富军强、武德充沛的时候,身为皇帝的李隆基根本不怕打仗。
他对毛伊岛献上的礼物非常满意,当即命中书省拟旨,封毛伊岛为大唐属地,毛伊头领为中海州刺史,犯岛者虽远必诛。
萧嵩应了一声,继续眼观鼻鼻观心,但心里早就翻江倒海。话说这毛伊岛到底在哪儿啊?怎么给人庇佑啊?陛下难道没听薛三说那地方孤悬海外,光是坐船就要坐几个月吗!?
大唐哪有能走那么远的军船?!
但这话他也只敢在心里想想,当着朝中众臣的面根本不敢说。
此刻陛下正在兴头上,要真是扫了陛下的兴致,哪怕他是中书令也落不到好,说不定还会成为开元年间最短命的宰相。
算了吧,先应着,以后再说。
朝中跟萧嵩一个想法的不在少数,至少礼部、兵部和吏部尚书都没吭声,谁也没敢去触李隆基晦气。
于是就在这貌似喜庆的氛围中,大唐在太平洋的第一块海外领土顺利诞生。在这之后的一千年间,毛伊岛始终以华夏上国为正统,从不曾改旗易帜,牢牢守住了华夏“自古以来”的底线,为后世的太平洋大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然这都是后话,此刻无论是李隆基还是萧嵩,他们都没想到这份一时兴起的旨意会对后世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李隆基欣赏了一会儿珊瑚树,目光便被一个蒙着红布的奇怪物件吸引。
这物件看着有半人高,正面看方方正正的,后面还拖着个东西,藏在布帛里看不清楚。
“薛三,那是个什么东西?”
李隆基指着红布笑道。
“你这小子惯会卖关子,上了殿还掖着藏着,就不怕朕治你的罪?”
这话是说笑的,他当然不会降罪薛三,他只是好奇那到底是个什么宝贝,要知道金珊瑚树薛三都是让人大大喇喇地擡上来,偏这样东西是蒙着布的,难不成比金珊瑚树还稀罕?
748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红布成功勾起了皇帝和群臣的好奇心。
于是统也不再卖关子,伸手掀了红布。
“陛下请看,这便是臣用米洲最珍贵的橡胶,甫以精钢弹簧减震,七色宝石镶栏,特地为陛下定制的……”
倒骑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