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纷纷托了关系找吏部关说,生怕这个“美差”落到自己头上。
吏部尚书也很郁闷,因为陛下的看重,这南洋府吏的人选还不能胡乱定。
那薛三在御前已经把话说满了,后续一天一上推进奏报,把陛下的期待吊到了最高,这南洋群岛至少在一段时间以内不会被陛下遗忘。
所以不管薛三是不是吹牛,吏部选派得人手必须得力,至少不能拖了郯王和薛三的后腿,免得最后事情办不成,反倒是吏部背了黑锅。
这样想着,吏部便有意无意放宽了南洋刺史的选拔范围,允许部分从正六品或从五品的官员破格选录。
可即便这样,应选者也寥寥无几,而且履历看得让人直挠头,真要报上去多半要被陛下责骂。
吏部急,朝中那些刚崭露头角的能臣干吏更着急。
再没去,十有八九陛下就要点将。
到时候要真是被点中了,说什么都没用,总不能抗旨不尊吧?!
“正这个时候,我递奏本应选了。”
兆鹏程得意地说。
“其实我早想递折子了,但我资历和品级都不够,要是一开始就报名,十有八九会被直接刷下来,年底考绩也会被影响。”
“但后来就不一样了,听说陛下有意让洮州司马牛仙客出任湾州刺史。”
“牛仙客那可是萧嵩的人,之前他做节度判官的时候就是王君?的心腹,萧嵩也很看好他,有意举荐他入京。”
“但萧嵩绝不是想让牛仙客去南洋群岛种田啊!所以一听陛下有这个意思就急了,一直在寻找能替代牛仙客的人手。”
“我就是赶着这个空当递了自荐。我的履历虽然差了点,但我之前有在海州任上的经验,又向朝廷举荐过曲辕犁,在农耕一事上还有些资历,萧相一时半刻也找不到比我更适合的人,当然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我给选了上去。”
“说起来,我能连跳两级当刺史,还是托了你的福呢!”
748:……
毕竟是自己交到的第一个朋友,统还是很关心兆鹏程的前途的。
该说不说,兆鹏程固然有功利的心思,但他同样真干实事,而且不怕苦不怕难,也没什么当官的架子,很有股子豁得出去的狠劲儿。
只可惜他家世一般,又没搭上什么得力的靠山,离开丰岳县后就一直徘徊在上县中县做县令,没得到什么更好的发展机会。
这次来南洋岛,虽然是步险棋,但也未尝不是条出头之路。
薛三郎这个人的本事兆鹏程早就坚信不疑了,有他在的地方必然不会被陛下遗忘,实绩也不用担心,震惊朝野只是迟早的事。
虽然有薛三郎在的地方陛下也不太容易看到别人,但兆鹏程自觉也不是什么精彩绝艳的人物,与其担心被遮蔽了光芒倒不如放心大胆的地搭乘薛三顺风车,好歹也是个刺史,真干好了将来也算出头了。
这个决定无疑是正确的,在之后漫长岁月中,兆鹏程曾经无数次庆幸过自己的孤注一掷,给自己掷出了一条青云之路。
但现在的兆鹏程一心只想干好湾州刺史的活计,他今天是来找748商量城镇规划的事儿,总不能让郯王这个南洋大都督总在船上住,那成什么样子啊。
“南洋大都护府吗?”
748抓了抓头。
“我最近也一直在琢磨这件事。不过岛上的房子屙不好建,材料和选址都要慎重,毕竟这边夏天的时候经常遇到风暴天。”
这事儿兆鹏程也很发愁,毕竟如果真按照岛上土人的建造习惯,那郯王殿下就得睡窝棚——岛上所有的建筑都是用树枝和竹子捆编的,主打一个通风换气。
“好处是简单,安全,被风刮倒了也砸不死人,重建花销不高,建筑难度也不大。”
它这话说得兆刺史连连摇头。
你听听这像话吗?南洋大都护府被风刮倒了,把地上的竹竿树枝捡拾捡拾再搭一个?这简直有损大唐的国威啊!
不行,肯定不行,那还不如让郯王睡船上呢。
其实李琮也不想搬家,他在“琮琮号”上住的挺舒坦,一点都不比长安城里的高档客栈差,日常吃饭洗澡都很方便。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船停在海边的缘故,船上竟然很少有蚊虫出没,李琮每一天都睡得无比舒适。
让他下船去睡窝棚,那可真没苦硬找苦吃了。
兆鹏程多机灵个人,事事都能替王爷想在头里,马上抓着748问计。
“三郎啊,你快想想办法,好歹在在岛建个能遮风挡雨结实点的,管是火炕房还是啥的,千万别苦了咱们王爷啊!”
748:……
在南洋岛上烧火炕,你还真心疼李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