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摸了摸手边的混凝土墙,转头问王守一。
“听说湾州那边都用这东西来建房子,你可是见过?”
见过,当然见过。
不但见过,他还住了两三个月呢!
于是他一边引着众人往上走,一边跟李隆基讲起了自己在湾州城的见闻。
“房子建的的确快,但都是最简单的吊脚平房,那边天气炎热,门也用不到厚实的,竹编再挂个麻布帘子就够了,主要防的是蚊虫。”
“岛上的军屯有限,大部人主要的任务是操演和种地,盖房子有一只专门的队伍,用这混凝土主要是因为烧砖砍木头都没这个快,南洋上有座岛正在喷地火,薛寺丞便让人天天去岛上挖山灰,回来和石子灰石粉拌一拌正好用来盖房子。”
王守一说起薛寺丞,走在李隆基身后的寿王眼睛就亮了。
他是在宁王府长大的,平日里时常跟宁王长子李琎一起厮混,当然知道这位“薛寺丞”是哪一号人物。
前阵子汝阳郡王还从南洋岛上给他送了玉米酒,李清尝了后觉得十分有劲道。听李琎说如今湾州城到处都在种植米洲作物,一季土豆的收成就能养活岛上的军屯,更别说还有玉米、南瓜、花生、辣椒这样的新奇东西,说得他都想跟着去看看了。
但李清也知道,自己去湾州是不可能的,且不说父皇同不同意,便是母妃……
想到这里,李清的眼眸暗了暗。
湾州是大哥的地盘,远离大唐本土。母妃希望他在父皇面前好好表现,最好能比太子和陕王更出色。真要是去了远离父皇视线的地方,母妃说什么都不会允许的。
李隆基可不知道自家儿子还有这么复杂的心思,他跟着王守一一路上了最顶层的看台,这是一个半封闭的包厢,正面视野极其开阔,可以俯瞰下方的整座球场。
因为是皇帝亲至,今天球场的各处均布置了御前侍卫负责警戒,受邀前来的客人也都是朝中文武和勋贵,安全性自不必说,各家的看台上还都扎了彩棚,女眷们彩袖翩翩,熏风阵阵,好一派盛世繁华的景象。
李隆基就喜欢这种场面,闻言笑着打趣王守一。
“你这脸面可是不小啊,这长安城里有头有脸的今天都来了,朕看三月三上巳节都没你这儿热闹。”
王守一连忙摆手,说这都是因为知道陛下亲至,人多也是冲着感慕陛下的天颜而来,不然凭他一个祁国公哪有这样的牌面。
李隆基对他这个回答十分满意,又细问了这足球比赛的规则,王守一都一一作答了。
当听说等会儿开场前还有燃放花火的环节,据说这花火是由南洋都护府司农寺丞亲手制作,一发上天火花绽放,还声如响雷,李清一下子便来了精神,跟李隆基请求想要下场近观。
李隆基想了想,觉得没什么大事儿,便点头同意了。
于是李清带着一群弟弟妹妹下了看台,在高力士的护送下前往燃放花火的空场。
这里已经围了许多小孩,大的小的都有,全是听说要放爆竹才特地央了家里的大人来了,此刻都在护墙边探头探脑。
小孩们可不认识高力士,见李清等人过来也无人让开位置,叽叽喳喳地像无数只小鸡仔。
李清也不远与他们拥挤,便带着弟弟妹妹们去了另外一侧。这里因为离着放花的位置远,并没有很多人,站了两个小姑娘并一个文士,似乎是在说着什么。
李清一行人过去,那三人也转过头。
其中那个穿绿裙子的小姑娘,面如脂玉,眼若繁星,唇色如初绽的樱花瓣,不点而朱,微笑时隐约可见编贝般的皓齿。
她人虽未完全长开,但身段已显丰润柔美之态,腰肢纤细如柳,一身鹅黄短襦翠绿纱裙,衣缘绣缠枝小花,行动时如弱风拂水,实打实是个美人坯子。
那文士一见走在李清身旁的高力士,人瞬间便变了脸色,连忙带着两个小姑娘过来行礼。
“下官万年县司士佐杨玄璬,见过诸位王爷殿下、公主殿下,高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