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小说 > 其他小说 > 盛唐一只统 > 第284章 杨国忠慌了

第284章 杨国忠慌了(1 / 2)

第284章杨国忠慌了

平心而论,安南这几仗安禄山的确打得很不错。但要说全是他一个人的功劳,那必然不可能,主要还是借了近期的大势。

打从李琮平定西域,在龟兹城大力发展羊毛、日化用品加工产业后,几乎半个西域都被捆绑在这条利益链上,局面是前所未有的平静。

也正因于此,安禄山在西南的动作几乎没什么压力,毕竟西北的各方势力都忙着赚钱呢,谁有心情掺和南诏、真腊这样的小国纷争,都不够耽误功夫的。

吐蕃肯定也不吭声,因为金城公主的护卫就是安禄山的合作伙伴,两家一起拉人去种植园种棉花,这事儿吐蕃上层贵族都得利。

而且有了天竺,吐蕃也不怎么能看上南诏这地方了,毕竟山连山岭连领的,吐蕃人就算过去也适应不了,论起丰饶度还不如天竺的大平原。

于是在心照不宣的配合下,安禄山率军横扫中南半岛的北部。

他也是运气好,正赶上李隆基因为寿王重伤一事罢黜太子,连带着光王和鄂王都被贬为庶人。

彼时驸马薛锈已经被赐死,太子妃一家子都因此获罪下狱,整个长安城笼罩在一片凄风苦雨之中。

安南大捷的消息传来,朝堂上下都为之一振。

甭管怎么说这是大胜啊!现在能有个消息转移一下陛下的注意力,那真比什么都重要,他们也不想一天天上朝上的提心吊胆,一个不慎就被贬谪出京啊!

毕竟,之前替先太子和两位王爷申辩的那几位现在还在去就任的路上呢!

要说太子等仨倒霉蛋属实有点冤枉,一开始只是因为母妃失宠而走到一起的难兄难弟,后来发展为抱团吐槽的固定小组,哥仨同病相怜,有事儿没事儿就在一起喝酒议事,别的兄弟也插不进他们中间。

要说太子造反,那真是在说笑屙,毕竟太子这些年并不受皇帝宠爱,空有个名头手中几乎没什么实权,要是真想造反,依靠他大舅子薛锈那不过百副铠甲和武器,连兴庆宫的大门都进不去。

但朝廷也的确在薛锈府上找到了这些东西。数量虽然不多,但也超过了一个驸马督尉应该有的规模,而且这些兵家上还找不到名章,根本寻不到出处,这就很可疑了。

废太子亲自向李隆基上血书,申明自己并无谋反之心,也没有伤害兄弟之意。

他那时候还是太子呢,根本没必要比自己小很多的寿王做什么,两人平时无仇无怨,关系甚笃,完全没到出手伤人的地步。

这个说法也得到了朝中不少大臣的认可。

说句最实在的话,李清当时是光脚的,李瑛是穿鞋的,甭管李瑛受不受宠,他的地位天然就比李清高,哪有穿鞋的跟光脚拼命的道理!?

可偏偏李清的确是伤了,而且伤的很重。武惠妃一醒来就跪在了兴庆宫的大殿前,求皇帝为她儿子伸冤报仇,憔悴的病容加上摇摇欲坠的身段,怎能不让李隆基心软?

于是他一气之下,罢黜了李瑛的太子之位,命人把李瑛李瑶李琚一起绑了,下狱受审。

但气归气,李隆基到底没有脑子一热,直接砍了仨儿子,武惠妃哭得晕厥过去他也没答应。

但太子之位肯定是要收回来的,谁劝也不好使,谁劝谁贬谪。

可是要查清楚那天球庄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事儿却并不容易。

那天的球赛格外激烈,乃是京城两家强队的激烈对抗,公府球庄早早便开始在长安城周围宣传,比赛全程更是充满了火药味,气氛一点就着。

散场之后,有拥趸迟迟不肯离开,双方球迷爆发了高强度的现场对线,后来更是演变成集体斗殴,惊得祁国公王守一带着王府卫队亲自到场维持秩序,并安排在顶层包厢的贵宾先走,李瑛哥仨和李清都在此列。

只是当时两拨人并没有坐在同一个包厢,李瑛是和光王、鄂王、驸马薛锈一起看球,李清则是带着杨国忠和另外一个随从。这两拨人真正遇上是在贵宾通道中,据杨国忠说,是光王李琚率先向寿王李清发难。

“具体说什么了臣没太听清,只隐约听到了‘父皇’、‘武氏’‘昏庸’之类的话。”

“臣想上前劝阻,结果还没到跟前,就看到寿王殿下捂着腹部弯下了腰。”

“这时候忽然来了一群人,看衣着是太子殿下的东宫卫,臣和寿王的随从被驱赶到外面。臣看的很清楚,当时鄂王、光王和薛驸马一起围住了寿王,再往后的事儿臣就不知道了,臣当时被打晕过去了,动手的是东宫卫。”

贵宾通道不是什么人都能走的,按照公府球庄的证词,当时在通道里的就只有他太子和寿王两拨人,再结合杨国忠的证言,一切都指向了太子三人。

但这个推论也不是无懈可击的,毕竟公府球庄和杨国忠为了推卸责任也可能撒谎,所以最终李隆基把三个儿子贬为庶人,流配南洋,算是给武惠妃一个交代。

武惠妃对这个交代十分不满意,流配南洋算什么惩罚?那边现在据说富的流油,还有李琮坐镇,李瑛这是去受罚还是去享福?!

但再多的话她也不能说了,伴君这么多年她对皇帝的脾性也很是了解,若只是一味相逼只会激发皇帝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