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大壮的脚也再次踏上了毛伊岛的土地。
按缇娜是最兴奋的,船还不及停稳她就直接从船头一跃而下,飞快地泅水上岸,然后朝着记忆中母亲的橡胶林奔去。
海面上忽然出现了许多大船,一开始毛伊岛的部落民也是很担忧的,甚至还求助了哈瓦一岛的邻居,两个部族严阵以待,密切观察着海上的动静。
结果被按缇娜这么一搞,紧张的气氛瞬间放松。
两个部族的人都认识按缇娜,见她上岸连忙大声询问,得知是薛先生的商船回来了,还给岛上的朋友们带了礼物。
要怎么说岛屿部落民淳朴呢,一听说是老朋友重逢,马上热情地拉开架势准备欢迎。
于是南洋船队的军屯们见到了就是这样一幅欢乐的热带景象,部落少女和少年舞动着花环,给远道而来的朋友献花祝酒。说起来毛伊岛的酒还是748帮着给定下的方子,全部取材于热带水果,虽然酒精含量不高,但甜甜的酒水中带着热带水果的芬芳,非常适口。
军屯们哪遭得住这样的场面,眼睛都不敢随便乱砍,但又不好违逆了主家的好意,一张张被海风吹黑了脸膛羞得通红。
这里面唯一一个混得如鱼得水的,那肯定就是南洋水师军将海里古了。
下了船,海里古就在第一时间打听利那加的动向。
海里古前些年在州胡岛成了家,妻子已经生下了一儿一女。他倒不是还对利那加旧情难忘,年少轻狂的记忆其实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暗淡,但他还记得自己远在海外的长女,这次有机会重返毛伊岛,他也问问女儿的想法,想不想跟着大船去大唐看看。
他在部族营地见到了利那加。
多年以后,利那加早就有了新的情郎,现任是个身材健壮的大高个,眉目硬朗,可见这么多年利那加相男人的眼光始终如一,口味从未改变。
她有四个孩子,最小的两个是与现任生下的。与海里古生下的长女与兄弟姐妹感情很好,听说自己的亲父寻过来也没怎么惊讶,只是很有礼貌地跟海里古打了招呼,并询问了他一些有关大唐的问题。
“去大唐生活吗?”
小姑娘想了想,摇头。
“我喜欢部族,喜欢毛伊岛,我将来也想成为像妈妈一样优秀的渔手!”
“但是大唐有很多新鲜的玩意儿。”
海里古努力用贫瘠的语言给女儿解释。
“大唐更大,更有钱,有更多的吃的,有很高很高的塔,晚上点起的灯笼能照亮一整片天空。”
小姑娘神往地想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摇头。
“那很好,但是我们的岛也不差呀。”
“我已经会编渔网了,我的独木舟也划得不错。等我再长大一些,我就和朋友一起接班出海打渔,我一定能捞到很多很多的鱼,不会缺吃的的。”
“部族的糖厂也赚了很多,花神节的时候我们会点火把,神庙都被照得亮堂堂!”
但她还是很高兴地收下了海里古送的礼物,并且十分大方的与弟弟妹妹们分享。
海岛部族的女孩子是这样的,无拘无束,不很看重父系的血缘。因为孕育他们的是母亲,抚养他们长大的也是母亲,同母所出的兄弟姐妹也不觉得有什么区别。
别女儿拒绝了的海里古虽然有些失望,但他这个人心宽的很,郁闷了一会儿也就释然了。
不去也好,毛伊岛上没那么多针对女子的规矩,女儿也能过得轻松自在。
这些年他在大唐各地转任军职,便是最自在的湾州也有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更别说长安或者富庶繁华的南地,据说对小娘子的要求很是严格,稍有出格就会遭来侧目。
海里古也不想让自在惯了的闺女受这样的罪,大唐和毛伊部的风俗相差太多,成年人如按缇娜都过得憋屈隐忍,何况还是一个还没成年的小姑娘?
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吧。
反正薛大人已经开通了从湾州到毛伊岛的航线,他会努力学习航海知识,争取成为一名带船军将,以后往返在这条航线上。
有他在,肯定不会让他女儿受欺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