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不知道的是,系统血检结果已然暴露了一切,没使用抗生素是因为根本不对症,也因为他多个脏器已经出现衰竭,现在的所有用药都是在维持,并且尽量减轻他的痛苦。
尽管薛三在侧,李隆基感觉自己还是一天比一天衰弱,他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幻觉,这让他无比惶恐、异常焦虑,脾气也愈发暴躁。
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了了,大声质问薛三自己是不是没救了。
那一刻薛三没有回答,于是李隆基知道自己已经得到了确定的答案。
“青霉素都不行吗?”
他抖着声音问道。
“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不能。
大壮沉默,但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青霉素只能杀灭细菌,但陛下这是……”
“你果然知道了。”
李隆基急促地喘了几口,表情反而逐渐平静。
“朕还有多长时间?”
“不超过两个月。”
“两个月啊……”
李隆基笑了。
“你觉得谁可为太子?”
大壮:……!!!
他猛地擡头,一脸不可置信地看向榻上的皇帝。
此刻这位大唐天子已然瘦成了一把骨头,但他的眼睛却非常亮,亮到任何内心的隐藏都无法避开他的审视。
“你觉得是李琮?”
李隆基想了想,摇头。
“李琮从来没经过帝王教育,朕对他的期许是贤王,这些年他虽然历练颇多,但他太易信人,尤其是信你,帝王不需要这样的品质,帝王不能尽信人,帝王注定要是孤家寡人!”
李隆基仰起头,看都不看大壮,自顾自地接着说。
“李琩的资质其实不错,但他不争气啊!竟然为个小娘子就把自己吓死了,当皇帝没点承受力可不行,成大事者不能拘小节。”
“还有李亨……”
李隆基咳了一会儿,瘦削的脸上满是病态的潮红。
他似乎并不在意大壮有没有在听,他像是在跟自己对话,把儿子们的优劣长短逐一分析。
“李亨不行,王氏把他擡得太高了,外戚做大不是好事,大唐也不需要另外一个则天大圣皇后。”
“李琰不行,优柔寡断胆小如鼠,竟然被一群臣子裹挟,还吓得病了,呵呵,立他亡国!”
“李璲……”
“李琬……”
“李璬……”
说来说去,没一个适合,最后李隆基叹了口气。
“都说朕因赵妃美色立储,焉知朕没有考校诸子才能。”
“李瑛是朕精心培养的太子,也是朕养了最久的太子,虽有诸多不足,但……”
后面的话李隆基没说,但统和大壮都听懂了。
开元二十九年冬,大唐第七位皇帝李隆基病逝湾州行宫。
死前帝王命右监门卫将军高力士拟遗诏,恢复皇二子李瑛的身份,重新立为太子,于病榻前当众宣旨。司农寺丞薛大壮、随行的文武群臣亲历太子李瑛继位全过程,三呼万岁后大唐第八位皇帝顺利登基,史称“德宗拨乱”。
李瑛登基后的第二天,湾州全城都响起了丧钟。
大唐的玄宗皇帝崩于南洋,因中原战事还未完全平息,李瑛决定暂时停灵湾州,保留开元的年号,等天下大定后再行正礼。
开元三十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海里古率水师驱逐了倭国的武兵,一路追着倭船到其国都奈良,炮轰平城宫,倭国贵族死伤无数。
这一年安西军与黑衣大食军战于葱岭北,葛逻禄的反水并没有动摇战局,大唐凭借扎实的补给和强悍的武力杀得对手大溃败,封常青更是一箭射杀敌将萨利赫,横扫怛罗斯河。
这一年高仙芝率大军击败了吐蕃军,杀入吐蕃王城。
金城公主出降求情,并给高仙芝提供了一个重要消息,安南叛军正借道吐蕃北上,准备与葛逻禄和后突厥的叛军合流,逃往葱岭。
怎么可能让他们得逞?!高仙芝兵分三路,连夜追击,终于在河曲之地拦下了安禄山、史思明。
十几年后再相遇,这俩依旧被打的满头包。而安南叛军的心气早就被南洋水师的火炮轰得渣都不剩,听说对面是赫赫有名的安西军,连照面都不敢打便四散溃逃。
于是乱军中安禄山、史思明双双被捉,胖头肿脸地站囚车,被押往长安砍头。
同样往长安赶得还有清君侧大军。不过此时皇帝驾崩的消息已然传遍九州。
李瑛是正经被平凡复位的,接位登基也是在一众随行大臣的见证下,谁都不能对他获得皇位的正当性提出质疑。
于是,李琰这个被裹挟的棣王……就很尴尬了。他自己肯定是想借此机会回凉州的,但拥立他的人不同意。
大旗好不容易扯起来了,现在要是偃旗息鼓,那从龙之功肯定没了,更别说他们中的有些人与前太子还有仇怨,新帝上位肯定要清算旧账,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反了!
李琰原本就在靠参汤吊气,一听说二哥已经在南洋登基,身边的这群军将竟然还想拉着他去长安城抢皇位,吓得李琰两眼一翻,一口气没喘上来,就此没了。
李琰没了,大旗倒了,清君侧很快便沦为一场闹剧。
郯王李琮率先表态,南洋都护府遵从先帝旨意辅佐新君,新君乃是大唐正统,先帝亲自下诏定为继任者,不容宵小之辈兴风作乱。
之后又有安西、安东和北庭都护府附和,再加上李隆基交给李瑛的数万中央军,大唐的局势迅速平定了下来。
时局是乱了,但开元二十九、三十这两的年景还是很不错的,又有朝廷大力推广的救荒作物,大唐的百姓们并没有饿肚子。
也因为战事迅速平息,秩序虽然乱了一阵,但大唐并没有伤元气。等新君重返大明宫,升位坐上太极殿,长安城便又重新热闹了起来,再度成为那个车水马龙、歌舞升平的大唐不夜城。
“终于完成了。”
城外的官河上,大壮站在船头,与后台的748一同眺望远处灯火辉煌的长安,只觉这场旅途过得简直像一场梦。
从开元二年到开元三十年,从桥东村出发到长安城终结,他见识过玛扎不坦城的瀚海,漂过波涛万顷的太平洋,亲眼目睹了毛伊火山的庄里和特奥蒂瓦坎的神秘,他是大唐第一个发现米洲和土澳洲的人,还送走了一位鼎鼎有名的皇帝,到今天终于完成了天下太平的最终任务。
他最好的年华都在开元,与这个时代一起沉沦起伏,一起高亢壮阔。此后的人生,便如这河上轻舟,尽是自在逍遥,却永远不能回头。
“走吗?统哥?”
“走吧。”
“……明天开始,大唐便要使用新君的年号,伟大的开元结束了,接下来是李瑛的时代。”
“那李瑛能当好皇帝吗?安史之乱这一遭,他应该看得出藩镇割据的危机,他能不能解决好啊?”
“谁知道呢,反正……属于我们的这段故事结束了。”
但大唐的故事还在继续。
三十年开元,三十年的盛世。
沧海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