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小说 > 穿越小说 > 惜奴娇 > 第128章 第 128 章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

第128章 第 128 章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1 / 2)

第128章第128章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

宫禁森森,金玉笼锁。

可笼中金雀,到底比在外颠沛无着的野禽来得安乐。范碧云吃够了流离的苦,住在这与世隔绝的樊笼之中,反倒有滋有味。

她如今位列九嫔,被呼为“范修容”,独占一蕙兰台,满院的宫人内侍,进出只为侍奉讨好与她;她又正受着帝王恩宠,如今春风得意,是再称心也没有的了。

只是她时常也清醒,晓得自己毕竟根基浅薄,不如台臣世家的女儿,有父兄可依;因此浩荡的恩泽之中,也有些惶惶,总想为自己找个靠山。恰前几日官家夏祭后田猎,召后妃臣子伴驾众乐。她跟着皇后居于嫔妃之中,遥遥望见那群官衣绯紫的臣子,多是发鬓斑白,因此其中那个湛然神秀、沉默高挺的青年便格外惹人眼目。

是元羲。

范碧云心中大感意外,却渐渐又在意料之中,忍不住格外多瞧了几眼,只觉如隔世重逢,生出了几分淡薄的思念来。

一场狩猎直到日午偏西,便于猎场青庐之下,官家分赐了猎获,着膳官炙烤烹煮。臣子们围坐一处,妃嫔别居彩幔之后,两下里便再瞧不见。

皇后去到了官家的青庐之中,新进的几位嫔妃多是年轻之辈,压不住性子,言语说笑起来。谈着谈着便谈到了元羲,道他如今正深受圣宠,几月来连升多级,前不久才授了翰林学士知制诰衔,选为经筵侍讲,可谓恩荣贵极;如今才是弱冠,正可想见再过几年,待年资够了,便是宰执的人选。

后妃们对他有多国之重器不感兴趣,她们更感兴趣的是他的家宅轶事。

“据说他已有一房妻室,几多波折,如今多家媒妁登门,要为他续弦,却都被拒了。”一人道。

“怎么就续弦?向来不曾听闻他有妻室!”另有人道,“我是晓得的,他曾与应氏女有过婚约。如今那应氏回京,也不知可能续旧姻缘……”

可也风传应氏女流落在外,声名已毁,想来两人是不配的。她们叽叽喳喳,便将眼光都放在范碧云身上,问她:“修容不是新入宫的么?此前可曾闻听什么?据你所闻,元官人与那应氏,可能成旧好?”

那些目光一道道探究似的往她心底里钻。范碧云吃了些炙肉,饮了两杯淡酒,渐渐地面色薄红,发了怔,没由来飞入一个念头,落入心缝里生根发芽,稳当起来。

她点头,起先轻、而后重,越来越笃定,“能的,一定能。”

一定能。心缝间那茁壮的根苗发出声音:或能,或不能,端看你是否为他美言。他与她两个,一个与你有恩,另一个与你也有恩。总之那元郎君与你也无缘,不如便彻底撒手,帮他一把。他得了好处,念你的好,岂不是你现成的靠山?

她打定了主意,为求稳妥,千方百计又托人宫外行走一趟,打听了些风闻。

那位女官回来,悄悄儿说给她听:“这一二月间,走动愈发频繁,三日登门五回是常有的事,都说念旧、好事将近呢!”

范碧云便彻底放了心,打发了女官,回头找了个时机,侍寝伴驾之时,拥着人主郭禧道:“妾寒微时的旧事,三郎一向是晓得。那时多蒙元官人收留,在他府上存身,如此大恩,总想有朝一日还报。前日恰巧听闻应氏女回京之事,三郎,妾便求您一桩姻缘,可好?”

堆锦的销金帷幔之中,郭禧被她尽心侍奉了一回,正是心意舒爽,闻言眯起眼,摸着枕边人浓密柔顺的乌发,并不惊讶,“朕做皇子时便早知他二人,是一对玉偶。只是如今墨池是朕的股肱,那应氏女差意了些。”

范碧云心头明镜似的,哪里是差人意,不过为着她是应公之女。应公与郭禧多有阻碍,连带着应怜便不入他的眼。若不是先帝已平了应氏的冤狱、定了文献公的名分,郭禧早便另指一门婚与元羲了。

“虽身份上差些,但俗言说得好,做生不如做熟。”她晓得郭禧喜恶,便只字不提什么文献公武献公,专挑人主爱听的来讲,“三郎是要用元官人,样样都想与他最好的。只是婚姻之事,总得要称本主的心意,否则便不是结亲,而是结仇了。再且说,那应氏女孤苦伶仃,若无依靠,真不晓得她在这偌大的京城要怎样活下去……”

她的话字字说到了郭禧心坎里,尤其是那一句“孤苦伶仃”,使他心中一动,说不出的熨帖,便笑道:“以你的意思,朕若玉成了他们的好事,那还是做了一桩天大的善事?”

“那是自然,便不说外人觉着三郎圣明,单就那元官人,必念您一辈子的好!”范碧云眨着一双乌溜溜澄澈热忱的眸儿,含了滚烫的情意,手肘半支起,盯着郭禧。

郭禧偏爱她这般温良懵懂的风.情,重重往她脸颊上一捏,翻身将人压在身下,威风又陡涨了起来,“莫想什么猫儿狗儿,好好侍奉,朕亲口允你,若诞下个一儿半女,进你为四妃,如何?”

范碧云自是谢恩,一宵曲意逢迎,使郭禧享尽了御人之乐。

转过天来,谕旨赐下,中贵人直入元府中门,传旨为元羲与应怜赐婚。

·

三日后,应怜那处,得了宫中拨下的好一番花红表礼,早已有了元羲的知会,便也不意外,只安心坐着,聊聊在锦帔上刺两针,权作绣嫁衣待嫁。

她居于自个儿院中一座小楼之上,敞着窗儿,望下便见喜气洋洋、彩幔张挂的院落,点染得幽静全无;荼蘼花残,绿盛红消,廊边琉璃瓦下却依偎着一点红粉,正是当日亲手栽下的三颗莲子,俱已长成莲叶亭亭,眠风宿月,如今打了三个骨朵,深深浅浅的嫣粉如美人的指和唇。

她与宗契已一年多未见,全凭着这三株青莲,日夜相对,琢磨着他的心思,好教漫长的时日过得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