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7 章(2 / 2)

经过将军墓时,才发现那包蜜饯还原封不动躺在墓碑前,而空白的石碑上依然是什么字都没有刻下。

晓玖忽然觉得自己很傻,原来答案一直就写在自己面前,如果昨夜上山时,她有仔细查看,定能知晓沐玉臣还未死。

不过,也是因缘际会,这样的遗漏反而让她见了沐玉臣最后一面,或许,是上天的怜悯,也是命运的指引,告诉她应该往前看了。

她的手在石碑上轻轻拍了拍,坦然地笑道:“这蜜饯就当是留给我曾经夫婿最后的礼物吧,希望你们都能得偿所愿。”

晓玖走了很久,才在路上拦下一辆往沧廿郡送菜的货车,与一车菜坐在一起,晓玖总算回到了城里。

带着一身菜味,晓玖去了书肆,被青松一番挖苦和嫌弃。

书良见她终于恢复了往日的朝气,总算松了一口气。

之后的日子,她以为与沐玉臣再无瓜葛,严季云会代替她的位置,与沐玉臣携手走过此生,而沐玉臣自始至终都不知道,她曾出现在他的世界里。

不甘心,的确有过,可她知道光是执着于过去,也于事无补,她如今有了新的身份,要她从头来过,再获得沐玉臣的心,她没有那种自信。

她曾问书良,是否该横刀夺爱,那可是她花了好长时间才喜欢上的人。

可书良只是一句话,便打消了她的念头——“你难道愿意做妾?”

沐玉臣回到沧廿郡的那日夜里,书良将消息告诉晓玖,说他们此前都搞错了,今日听别人说起镇北侯回城了,他才又将棺材之事打听了一番。

原来棺材里装的是副将曹弘的尸身,在晓玖他们离开侯府不久后,运棺队伍也离开了侯府出了城,有人看到棺材被运到了榆阳湖边的小渔村。

听到曹弘身死的消息,晓玖久久难以释怀,她总觉得是自己害死了本不应该会死的人,她以为自己只是妨碍了曹弘升迁,没想到竟将死亡的厄运也转移到了无关之人身上。

她想起曹弘及其妻子周氏对自己的照顾之情,心里很是过意不去,打算明日去小渔村看望周氏。

翌日午前,她和书良到街上置办了些丝绸玉器名贵药材作为礼物,坐着马车去了榆阳湖边的小渔村。

周围的景致同记忆中并无太大差别,只是那时还是冬天,四周的花草凋零,树叶落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树枝,如今却是绿意盎然,一片新生。

她还记得与曹弘在村外练习骑马,无数次从马上摔下,曹弘总是一副和气的样子,即便她迟钝,也从不发脾气,耐心地教导。

她也同周氏翻山越岭,在冬日的山林中寻找隐藏的药草,别有一番情趣,而那不过是她摆脱骑马的休息方式罢了。

周氏总是温柔随和,看上去柔柔弱弱,可实际上性格很刚毅。如今曹弘离世,想到她要一个人扛起整个家,晓玖就觉得苦涩难受。

抵达曹弘的家时,已近午时,晓玖估摸着这个时候只有周氏独自在家,膝下一双儿女尚在城里,便厚着脸皮敲响了周氏的家门。

来时她便想好了,就说自己曾在战乱中受过曹副将的帮助,如今听说他不幸离世,特来悼念。

在心里反复练习着说辞,耳边传来了开门声,晓玖刚挤出一个笑容,欲同周氏寒暄几句,便发现开门的人居然是商启。

晓玖嘴角抽搐着东张西望,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反复确认几遍,才肯定自己的确到的是曹弘的家,尖着嗓子问:“官爷怎会在此处?”

商启被这么一问,感觉有些莫名其妙,双手交叉抱着胳膊,反问:“你认识我?”

这个问题倒提醒了晓玖,商启兴许没有认出自己,毕竟她与商启只算见过一面,而且那日天黑,他大概连她这张脸都没记住。

“呵呵,不认识……”晓玖尴尬地挠着头,眼神瞥向书良求助。

只是一个眼神,书良立马意会,将手里礼物一股脑交给晓玖,然后站到二人之间挡住了晓玖,天花乱坠地夸道:“瞧大人器宇不凡、英姿绝伦,哪有女子不为大人倾倒,舍妹初来乍到,没见过世面,大人切莫见怪!”

对于书良的奉承,商启丝毫没有听进去,露出一脸狐疑:“你不是城西步青巷的那个说书人书良吗?”

“大人还记得我,真是荣幸之至!”书良笑容可掬。

镇北侯为了调查雨泽先生的底细曾召他问过话,所以他认出面前的人正是镇北侯的随从。

商启的目光又落到了晓玖身上,像是想起什么,恍然大悟道:“啊!书良的远方表妹?!你不会是追着我家将军到此的吧……”

正在这时,沐玉臣的声音从院子里传来,质问商启在磨叽什么,商启不情不愿地让到一旁,放晓玖和书良进到院中。

见来人一直未进门,周氏特意出屋查看,身后正跟着沐玉臣和严季云,就连沐小景和金婵亦在院子里。

晓玖不知自己是走了什么霉运,能刚好撞上沐玉臣上门,如今想逃似乎也来不及,只能硬着头皮迎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