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1 / 2)

第72章

黛玉也收到了贾府送来的帖子,预备为贵妃举办贺宴。

她正因偶感风寒,多年未犯的咳疾造访,被林如海和凌珺严令卧床修养。

知道这个孩子注定不能生下来,心中复杂难言,实在不能去庆贺,便道身体不适,只叫人送了丰厚贺礼过去。

王夫人趴在床上,听着外头的热闹,心里似有猫抓一般。

这样大喜的日子,原本是她大出风头的好时候,可如今却只能孤伶伶的趴在这里。

自回到贾府,除了薛家母女、探春和宝玉时有过来,还有尤氏婆媳初时来探望一回,阖府主子竟再无人靠近过她这院子。

贾政更是日日歇在姓赵的屋里,越发叫挑唆的处处看宝玉不顺眼,不过几日就挨了三五次训斥,要不是娘娘有了身孕,她们母子只怕在这屋都站不住了。

最可恨的是凤丫头,王夫人暗自咬牙,自己一把手提起来的,这倒好,处处和自己作对!

得先想个法子,把管家权弄回来······

贾母今日精神焕发,领着众人吃酒听戏,忽然有人报:南安太妃和北静王妃到了。

一时满座忙乱,贾母等忙一面命人于主位安插坐席,一面率大家前去迎接。

南安太妃正于大门由一个妙龄女子扶下车,朝一侧先行下来的北静王笑道:“你这妹子不怨人喜欢。”

北静王妃面色有些苍白,笑了一下,道:“映春能得您的喜欢,是她的福气。”

甄映春扶着南安太妃,正欲说什么。

这时贾家众人赶到,她便抿住唇,不再言语。

“太妃娘娘、王妃娘娘安好,不知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贾母兜头要拜,身后早已跟着跪倒一片。

南安太妃忙上前一步,截住她搀起来:“老封君多礼了,我们不请自来,凑个热闹,沾沾喜气,您不嫌弃才是。”

贾母忙道:“岂敢呢,不过是自己家里热闹热闹,原不欲张扬,才没有给府上递帖子。太妃和王妃能来,真正是蓬荜生辉了!”

南安太妃和北静王妃闻言,相视一笑。

一时行礼厮见,迎进府中。

待各处安坐,贾母请南安太妃新点了一出戏,这才重又热闹起来。

一出热闹戏唱到半截,南安太妃道:“老封君,这样的喜事,这样好的日子,怎的不见你那外孙女儿?”

贾母忙正身回坐,道:“天儿越来越冷,小孩子家家的不知保养,吹了凉风,可不就患了风寒,一早已命人送了贺礼过来了。”

说着,又笑问道:“太妃娘娘认得她?”

南安太妃摇头道:“久闻美名,竟从未见过。老封君知道,我随我们王爷在驻地住了这几年,京里好些新长起来的孩子都不曾见过。”

贾母点点头:“边关苦寒,太妃和王爷辛苦了。”

南安太妃笑道:“为国尽忠,有什么辛苦的。”

一时席间众人称颂不已,话题自然而然从黛玉身上绕开。

忽然甄映春面色关切地柔声道:“县主身子可要紧?听闻她秉性柔弱······”

众人目光都看过来,说话声渐歇,贾母道:“不是什么大毛病,一时寒气冲撞了,注意保暖,连药也不用吃就好了。”

甄映春便一副放下心来的模样,道:“那就好。”

贾母点点头,欲要张罗着众人继续听戏,忽然自坐下就未出声的北静王妃道:“既不碍事,就命人去请过来吧,说不得热闹热闹,再吃一杯热酒,立即就好了呢。”

她嗓音低柔,微微有些嘶哑,看向南安太妃:“正好也叫太妃娘娘见见。”

贾母心中一突,瞧着今日竟是冲着黛玉来的?

一时有些骑虎难下:若不来,则坐实了身体柔弱,不够康健。

若来······

眨眼间心中已是过了几个来回,贾母面上无状,道:“那我就派人去瞧瞧,若无事,就叫她过来。”

玉丫头聪慧,既说了不来,随便找个借口应付过去就罢了。

南安太妃笑着点头,北静王妃却道:“叫映春和我身边的嬷嬷也跟着一块去吧,一则她是县主,显得重视,二则,映春粗通医理,也可替县主瞧瞧。”

贾母一愣,欲要推辞,北静王妃便又道:“映春,你和孙嬷嬷去一趟。”

孙嬷嬷是北静王妃的奶嬷嬷,素来能代表她的。

这一去,恐怕黛玉不来也得来。

正想着,甄映春离座行了个礼,道:“是。”

贾母也再不能阻拦,只得眼睁睁看着甄映春端方平稳的领着孙嬷嬷去了。

黛玉才叫凌珺守着吃了药躺下,口中还含了枚蜜饯祛苦味。

那药吃了便犯困,她迷迷瞪瞪的,眼睛都要睁不开了。

圆月端了杯清水,轻轻摇醒她:“姑娘,漱了口再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