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错吧?军校生居然会闹事?”
“没错。巡逻队就是这样报告上来的。巡逻队的人,可不会冒着杀头的罪名谎报消息。”
李星辰想都没想,急忙站起来告辞:“母亲大人,我得回去处理一下。担心家里的三位夫人受到惊吓。”
“去吧,妥善处理。”
李星辰急速赶回自己的府邸。
看到五六十个军校生,挤在府门口,高声请愿。李星辰听了一会儿,这才弄明白,这些军校生的诉求。
原来是想要请求提前毕业,上前线打仗。
原来是,他们得知张世杰移驻泉州的消息传出后,开始蠢蠢欲动了。
不想等到明年六月份了。
“请王爷准许我们上阵杀敌!”
“我们要去泉州!”
“丞相大人已经带兵出征了。”
“北伐已经开始了。”
“我们要上阵杀敌,自取临安,还于旧都。”
李星辰当然拒绝这帮未毕业的军校生。
“都别在这捣乱!杀敌的时机未到!你们还没毕业,不要给朝廷添乱!”
“都回去。”
但是军校生都热血沸腾,恨不得奔赴前线,劝不动。
“都回去好好学习,准备毕业考试。不及格的,取消军官待遇,从新兵当起。”
一听到有可能要从新兵当起,这些军校生跑得比兔子还快。
“诶,年轻人爱冲动,纪律有待加强。”
李星辰不得不专门抽时间,赶往军校,专门给学生们讲了一节时事课。
“诸位,你们当中有一些人,比较冲动。一听到要打仗,就忘乎所以。忘记了纪律。”
“纪律是一支军队的灵魂,没有纪律,一切都是空谈。虽有有一颗爱国之心,但是表达诉求,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如今天这般,聚众请愿,不是正确的途径。”
“一来,出兵北伐,可不是一两个人说了算的。此乃朝廷一件非常重大的决策。需要调动全部兵力,上下配合,牵一发动全身.........”
李星辰给这些军校生讲了军人的纪律,讲了朝廷的决策,讲了当前的形势,讲了北伐将会遇到的困难。
最后,还讲了,当下要做的事情。
“诸位,北伐,需要准备大量的物资。需要大量的训练有素的士兵。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北伐不是儿戏,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不是写文章,是一场需要精心策划,坚定执行的战略。是血淋淋的战场,是无数抛家舍业的士兵,抛头颅洒热血的战争。”
“无数人会因此牺牲,无数家庭因此少了顶梁柱,无数的父母失去儿子,无数的儿子失去父亲,无数的妻子失去丈夫。所以,打仗,一定要确保胜利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伤亡。无脑冲锋,光凭一腔热血就去打仗,不是明智的举动。”
“打仗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光复大宋。为此,需要周密策划,精心准备,一步步扎实推进落实。各位,今日请愿,我不希望再看到。有想法,可以写信给我。也可让你们的祭酒,教官来告诉我。也可以亲自来找我汇报。”
“接下来,各位回去努力训练的同时,还需要帮朝廷出谋划策,多想一下以后北伐需要什么,可能遇到什么情况,能否有碾压性胜利的办法。”
李星辰觉得自己的演讲很成功,因为当天晚些时候,军校生们针对睡袋的改进,提交上来10个方案。
李星辰仔细甄别筛选,挑出五个方案,和自己的设计一起送到服装厂,让最有经验的裁缝生产出样品。
这些样品很快送到军营,让士兵们试着使用。
不出几天,反馈回来了。
本以为100名最优秀的军校生能够设计出最好的方案,可是最后,结果让李星辰都觉得意外。
士兵们试用的结果是,李星辰设计的那款睡袋,最受士兵们的欢迎。
看来,这些军校生,可能还不懂得睡袋的真正作用。毕竟,仅凭借想象,很难制造出跨时代的产品。
鸭绒睡袋,不复杂。
但事关前线士兵的过冬问题,李星辰决定让广州和清溪城的服装厂,开始大批量生产。
当第一批五千条睡袋送到桂林前线,军营里的士兵们都沸腾了。
“有了这些睡袋,冬天的寒夜,不再难熬。”
“就算下雪,也不担心动手动脚了。”
“携带也很方便,几乎没有重量。到什么地方都能用。”
“有了这睡袋,就算打到元廷去,也不用担心挨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