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隐岛(2 / 2)

“赵相眼下如何?”魏无忌问。

“回禀主公。”

“驻守渭水的曹将军称距离太远,又有舟船阻隔,未能看得真切,不知赵相是被俘、遇害,还是侥幸逃脱。”随从迅速答道。

“若是这赵相能就此亡故倒是件好事。”魏无忌冷哼一声。

闻此言。

随从大惑不解:“主公并非一直对赵相颇为欣赏吗?况且他对主公似乎也十分尊崇,若他身故,这对我们大魏恐怕并非良策。”

“郭开,不过是个贪图钱财的小人罢了。”

“与他结交,只是因其深得尸体信赖,但不得不承认他是位佞臣,只认得财与利。

若他归西,赵廷或许会由廉颇和赵佾主导,这对大魏而言才是真正的利好。”魏无忌沉声说道。

对于这位随从,魏无忌还是信任的,所以才坦诚相对。

不得不说。

魏无忌被称为战国四公子之一,果真目光独到。

郭开,确实是个卑劣之人。

“主公所言极是。”随从附和道。

“秦军驻守渭城的情形查明了吗?”魏无忌再次开口。

随从忙呈上一封竹简,毕恭毕敬地递过去:“这是渭城军报,请主公审阅。”

魏无忌接过一看便明。

“赵封。”

“竟是他镇守渭城。”

“看来王翦对我大魏的警惕之心非同一般啊。”魏无忌皱眉道。

“主公。”

“赵封不过是运气稍好些,怎能劳主公这般挂心?”随从疑惑不解。

“魏渤啊,你知道当年先王为何要将你留在本君身边吗?”魏无忌回头问他。

“属下愚钝,不知。”魏渤恭敬作答。

“论出身,你也算我大魏王室,是大王亲弟,本君的侄儿。”

“本君已至暮年,时日不多了。”魏无忌叹息一声。

听到这话。

魏渤连连摇头,一脸正色道:“主公正值壮年,切莫妄自菲薄。”

“大王登基仅三年,凡事皆依赖于本君,而先王在你少年之时便把你留在我身边,就是要栽培你成为大王的左右手,日后也能安定魏国。”

魏无忌叹息一声,缓缓开口:“天下早已非昔比,如今秦强而诸侯弱。

当年合纵之策已然瓦解,这些你身为我身边之人,岂能仅凭表象来看待事物?就拿赵封来说,你跟随我许久,应该清楚他的底细。”

“赵封原本不过是秦军后勤中的一员,因偶然的机会杀死暴鸢之子得以升职。”魏勃冷哼了一声,“后来又因为某些巧合,或者说运气,将暴鸢这位名将击杀,这才调入了主战营。”

“归根结底,此人不过是个运气好的家伙。

要是没有遇到暴鸢父子,他现在可能依旧只是个普通的后勤士兵罢了。”魏勃语气中带着些许轻蔑。

魏无忌听完却叹了口气,失望地摇头:“在我眼中,你不该只看到他的运气。

确实,他的运气的确不错,若非暴鸢父子,他大概还在后勤部默默无闻。

但你忽略了他真正的本事。”

“暴鸢带领八千精锐秘密埋伏在阳城,意图在夜间偷袭切断秦军粮道以拯救韩国。

此计虽然冒险,却是不得不为之,一旦成功便能让韩国多支撑一段时间。

然而面对不足万人且毫无防备的后勤部队,暴鸢的精锐本可以轻易取胜并追击,结果呢?赵封竟将数千后勤人员聚集起来,与暴鸢的精锐展开殊死搏斗,死守不退,致使暴鸢计划失败,自己也命丧赵封之手。”

“之后,这小子一反常态,接连攻破韩国数座城池,直捣王城,俘虏韩王。”

“这样的成就,绝不仅仅是靠运气就能达成的。

如果你有这样的机会,你能做到吗?”魏无忌目光炯炯地盯着侄子。

魏勃陷入沉思,半晌才低声回答:“臣做不到。”

听到这话,魏无忌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你能认识到这一点就好。

此人一是勇猛,二是擅长指挥军队,三是运气确实不错,但这终究是最次要的部分。”

“可惜啊……”魏无忌再次叹息。

“倘若此人出身我大魏,该是何等幸事;若是他属于我大魏,本尊定会将其收入门下,传我衣钵,大魏亦能有人接续香火,守护社稷了。”

“为何秦国有这般福分?”

魏无忌带着一丝不甘心的语气说道。

听到自己的叔父——那位以战神自居的人,对一名异国人如此推崇,魏勃心中颇感不服。

他在叔父身旁侍学多年,从未得过一句赞赏,而今竟对一个外国人如此夸赞,并提及衣钵传承之事。

此事若传扬开来,必将引发整个朝廷的轩然大波。

“君上。”

“他真的值得您这般看重吗?”魏勃愤懑地问。

魏无忌微微一笑:“若他是我大魏人,哪怕只愿效力我国,那自然值得,可惜他却是秦人啊!”

“君上。”

“总有一天,当我与那赵封交锋之时,我必取其首级。”

“我会让他明白,他不及我。”魏勃目光坚定地说。

听到这句话,魏无忌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了起来:“那么,本尊就等着那一天到来。”

能用赵封激发侄儿斗志,这也是可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