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二十八岁,他仍未真正肩负过什么责任,行事依旧我行我素。
如今,他才深刻体会到责任的重大。
调整了一下心态,李伟高声说道:“诸位不必担忧,军器局的临时管制不会太久,我会尽快向陛下禀报,让大家早日返回家中,希望大家稍安勿躁,再等等。
"
众人听罢,脸上皆显喜色,心中总算安定几分。
他人或许不可信,但他们对李伟还是信赖有加。
“此外,家中若有老人、孩子需要照料,或者有其他急需帮助之处,可到各自管事处登记,再交由我来处理。
"
“多谢大人!”
“感谢大人……”
工匠们闻言,顿时如释重负,齐声道谢。
李伟又安慰了几句,随后让鲁提与徐勇安排管事统计工匠的需求,并汇总交予他。
在此期间,他还见到了刚归来的吕唐等人,这百名工匠归来后便受到严密监视,李伟见到他们后连连安抚,并许诺每人额外发放十贯的奖励。
这一战并非毫无收获,每位将领均有赏赐,少则数百贯,多则上千贯,普通士兵七八贯。
李伟自己也有千余贯的赏银,分发给他们绰绰有余。
直至午后,李伟才带着工匠们的期盼,匆匆离开军器局,临行前毛骧还派人核查了他带出的记录工匠需求的册子。
工匠的需求虽已收集完毕,但除了常规的平安信件无需急切,其余急务涉及上千人,李伟独自难以应对。
思虑片刻,他决定委托阿布手下那些走街串巷的货郎帮忙办理,眼下他能调动的也就只有这些人了。
来到明黄商会总部,李伟唤来福,正好吴奇也在,见状便凑了过来。
商会三位掌舵人中,李伟长期在线下,沈经也常神隐处理私事,唯有吴奇每天挂着号无所事事。
李伟毫不理会吴奇的异议,唤来家仆来福,将整理好的工匠家属住址及任务清单交付于他,并叮嘱道:“你去安排些货郎按此单上的信息逐户拜访,必要时传信或派人照料,所有费用暂记在商会账目中。
"
吴奇听罢立即皱眉打断:“李大人,此举似乎不妥。
商会乃皇家资产,怎能随意将其用于私人事务?”
李伟冷眼扫过:“这些皆为军器局工匠的亲眷,如今军器局遭封,自当关照其家小,何来不妥之说?”
“杂家以为不然,这些人替军器局效力本就是应尽之责,况且圣上早已赐予酬金。
"
李伟不耐烦地蹙眉:“此事无需公公费心,我会向圣上解释,公公只需在此稍坐饮茶便是。
"
“你……”
吴奇被顶得无话可说,这分明是在暗讽他整日无所事事。
李伟不予理会,转向来福:“听明白了?”
“明白,老爷放心!”
来福毕恭毕敬地答道,他本就是李伟的仆从,只认李伟为主,吴奇的话对他毫无影响。
交代完毕,李伟随手端起茶杯尝了一口,问:“这是何种茶?若不合意,我让人为你换过。
"
“乃洪州双井,老爷觉得如何?若不满意,我去另寻佳品。
"
来福殷勤回应。
“改用苦丁茶吧,圣上都爱饮此茶,我们怎可如此奢靡?商会乃皇家资产,切不可胡乱挥霍!”
李伟一本正经地说着,仿佛对皇室忠贞无比。
吴奇瞪大眼睛,张口欲言,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来福笑嘻嘻地应承下来,这下连吴奇连茶水都难以舒心饮用。
安排完货郎后,李伟又急急忙忙赶在下班前入宫求见朱元璋。
朱元璋已在乾清宫休息,李伟径直前往。
到了门口,值守的侍卫认出是他,脸顿时沉了下来。
李伟临走时曾在他们面前神不知鬼不觉地取走了玉如意,如今朱元璋虽抓不到人,但他们免不了要受责罚。
不过侍卫们也知道李伟是皇上眼前的红人,连偷了御物都没事,他们自然更不会有什么麻烦。
李伟友好地朝二人点头,二人则翻了个白眼。
通报之后,李伟步入殿内。
“臣李伟叩见陛下。
"
“嗯。
"
朱元璋稳坐不动,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只是轻飘飘地应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