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争锋(2 / 2)

“我这不是心疼你嘛!那李林甫如此嚣张,他要不是攀上了武氏,他凭什么能跟你大呼小叫的,以前姜皎活着的时候他可不是这副脸孔!”

姜皎是李林甫的舅舅,楚国公,从年少时便与李隆基和王守一相交,李隆基登基以后,姜皎更是一跃成为殿前大红人,风头一时无俩。

姜皎的妹妹嫁给了李林甫的父亲李思诲,长平王一脉到李思诲一辈已然沦落,李林甫的亲爹终其一生只混了个扬州参军,正七品,比薛大壮还矮了几级。

可以说,李林甫完全是依靠舅父姜皎的拉拔才能在朝中站稳脚跟,待姜皎病逝,李林甫便在朝中没了靠山,思来想去,还是投了武惠妃。

王守一那时候也不是不生气的,毕竟他跟姜皎相交多年,李林甫明知道武惠妃跟王皇后立场冲突,不来投他王守一偏选了武氏?这是看不起他还是怎地?!

其实他想的没错,李林甫就是看不起他。

李林甫觉得王守一这两口子没脑子,之前要不是运气好,早就折在兴庆坊厌胜案中了。王家其实最有脑子的就是老国公王仁皎,王仁皎一死,王皇后和王守一都不是武惠妃的对手,到时候不但借不上力,说不定还要跟着吃瓜落。

而且彼时武惠妃麾下空虚,她能依靠的武家无人在朝,自己投了便是顶梁柱,以后前朝后宫相互配合,彼此间也不用区分主从,乃是最得利的合作模式。

于是有了武惠妃的助力,李林甫接连在朝中狙击了太子和陕王,还成功驳回王守一难得一次的上奏。

就很气!

王守一能不生气嘛,毕竟自己在大朝上失了面子,差点沦为满朝文武的笑柄。

但他还能说什么呢!?李林甫句句话都说在陛下的心坎上,说不得这就是陛下本人的意思,说起来还是他们这次太着急了。

太子虽然接连遭驳斥,但也不是陕王出头的好时机,没看武惠妃都没着急吗!?

想通了关窍,王守一两口子连夜打包上船,跑来南洋岛避避风头。

他们是勋贵,虽然品级高高在上,但在朝中其实也没什么正经的差事,王守一入宫跟李隆基说要去南洋岛支持湾州建设,李隆基还挺高兴的,觉得自己这位大舅哥是迷途知返,知道友爱其他的外甥。

——王皇后是大唐国母,后宫剩下的皇子皇女都算王守一的外甥外女。

王守一本来是垂头丧气来的,今天一下船就听小钟管事说拉了一只队伍要跟武家人比赛,他马上又来了精神。

比!必须比!还得赢!赢了重重有赏!输了打一顿板子!

吓得小钟管事连忙劝阻。

他拉的这群人都是岛上的军屯,说起来那是隶属于南洋都护府麾下的正规军,在军屯的时候打比赛已然是郯王殿下法外开恩了,这要是真被国公爷打一顿板子,那就惹大事了!

好在王守一也就是说说,主旨在于鼓励给他的“国公队”奋勇争先,碾压武家,球场夺魁。

为了鼓励士气,王守一还提前挂了赏钱,直言只要赢下一场就能分钱,每赢一场分一笔,赢下武家赏钱翻倍。

要怎么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呢,有了国公爷赏金的加持,国公对在厂商势如破竹,第一场比赛打了个开门红。

当然,国公队第一场比赛遇到的对手并不很强,双方实力明显有差距,充分展示了国公队实力之强横。

王守一对此很满意,大壮也很满意。主要他觉得第一场比赛的作用是普及篮球的玩法,要是搞得太激烈刚上岛的观众也看不如,不如打表演赛吸睛。

他这个想法一点都没毛病,因为第一次上岛的商人们看啥都觉得稀奇,晚上的篮球赛几乎座无虚席。

主要也没什么事儿干,岛上除了商街就这一出火把通明的地方,想找个地方消遣也没有别的选择。

篮球的规则并不复杂,比赛倒是搞得十分花哨。不但有赛前双方球队的展示,在场地内还有售卖各种吃食的小贩,都是在别处看不见的新鲜东西。

听说这湾州还有万里之外的米洲粮食,全大唐也只有这一处、

于是这一个夜晚,在温润的海风和沁人的花草中,手捧一杯甜蜜的椰浆甘蔗水,嘴里嚼着麻辣鲜香的肉菜海鲜串,眼前便是对抗激烈的抢球大战,这个记忆已然深刻地留在了许多人的脑中,毕生都引以为豪。

等到他们老得走不动,躺在院子里的躺椅上,一边扇着蒲扇一边回忆起这段人生经历,眼中依旧绽放出骄傲的光芒。

你阿耶(大父)我当年也是个逐浪人儿,你们现在追捧的那些玩意儿,那都是你阿耶(大父)玩剩下的!

篮球知道吗?篮球最初是在湾州兴起来的,你阿耶(大父)我观战了大唐第一场篮球赛,我记得赢得那对是国公,祁国公家的,一场比赛赢了几十分,那才叫一个精彩呢!

啊,椰浆真甜。

比赛也好看。

玉米香喷喷!

还有麻辣串……

湾州真是个好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