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小说 > 其他小说 > 天人幽冥 > 第91章 担忧与期待的远行。

第91章 担忧与期待的远行。(1 / 2)

凤鸣和凤锦在李义山夫妇家中住下,接下来的几日,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李义山每日依旧早早前往秘书省报道,一心扑在交接事宜上,他心里清楚,只有尽快将手头事务交接妥当,才能腾出更多精力去打听渊空大师的消息,进而设法寻找青鸟。在秘书省,他利用一切机会,与熟悉的同僚攀谈,旁敲侧击地询问关于渊空大师的事情,期望能从只言片语中寻得一丝线索,好去寻找渊空大师了解青鸟的情况。然而,秘书省众人对此事也是讳莫如深,李义山无奈,只得前往大慈恩寺,结果得到的消息依然是渊空大师至今未归,连他的弟子净悟也不知道身在何方。这让李义山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

凤鸣和凤锦则乖巧地留在家中,全心全意地帮着杨素娥收拾行囊。在整理的间隙,三人围坐在一起,话题不知不觉就聊到了青鸟父母的事情。杨素娥轻声讲述着自己所知的点滴,言语间满是对青鸟身世的唏嘘。凤鸣和凤锦听得入神,时不时提出心中的疑惑,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对青鸟的过往有了更深的了解。话题一转,又聊到了凤鸣和凤锦在师门的成长过程。凤锦回忆起初入师门时的懵懂,以及在修炼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眼中满是感慨。随后,又同凤鸣一起兴致勃勃地与杨素娥分享着青鸟在师门里那些有趣的小事,引得三人不时发出阵阵笑声。就这样,在温馨的氛围中,时间悄然流逝。

晨光熹微中,李府门前扬起细碎尘埃。两辆马车静静候在大门前,前车车舆上的靛青色锦缎车帘,在晨风中轻轻翻卷。马车旁,藏青短打的中年车夫弓着背,指尖顺着车辕细摸,时而蹲下轻敲车轮,时而扳动车轴,喉间还时不时发出担忧的闷哼,生怕哪处松动误了行程。

后车旁更显忙碌,樟木箱摞成半人高的小山,藤编篓里探出几枝蔫了的玉簪花,檀木梳妆匣鎏金边角折射出刺目的光。一名约莫三十出头的车夫,黝黑的脸庞沁着薄汗,蹲在车厢内半仰起头,用布满老茧的手掌稳稳接住婢女们踮脚递来的包裹。粗布包袱、油纸糕点、裹着软绸的铜镜,随着“哐当”“哐当”的轻响,在车厢内码成整齐的方阵,扬起的灰尘里,浮动着胭脂香与艾草味。

院内,凤鸣和凤锦站在马厩前,神色凝重地望着那三匹马,它们可是此行的关键“伙伴”,绝不能因太过显眼而给众人招来麻烦。两人对视一眼,心意相通,迅速动手。

凤鸣率先走到一匹枣红马前,双手熟练地解开马鞍上繁复的缰绳扣,动作敏捷且沉稳。凤锦则来到旁边的黑马身旁,用力抬起那装饰精美的马鞍,尽管有些吃力,但她咬着牙,稳稳地将马鞍从马背上卸了下来。这马鞍原本镶着不少闪亮的铜饰,在阳光下颇为夺目,可如今却成了他们急需解决的“隐患”。

她们把三副马鞍整齐地摆在地上,紧接着开始拆除上面显眼的装饰。那些装饰有的是雕刻着精美花纹的皮革饰片,有的是镶嵌着彩色宝石的金属部件,每一个都造价不菲,却也太过张扬。凤鸣从腰间掏出一把小巧的匕首,小心翼翼地撬起一枚宝石镶嵌的饰钉,随着“咔哒”一声轻响,饰钉被撬了下来。她将饰钉放在一旁,又继续对付下一个。凤锦则用一把钳子,费力地夹断连接皮革饰片的铜制铆钉,每夹一下,都伴随着金属碰撞的脆响。

在她们的努力下,原本华丽的马鞍渐渐褪去了奢华的外衣。那些精美的饰片、闪亮的宝石纷纷被取下,只留下朴素的木质框架和简单的皮质搭扣。不多时,三副马鞍焕然一新,变得简朴而低调,与之前的模样大相径庭。此刻,再看这三匹马,没了华丽马鞍的装点,显得普通了许多,静静地站在那里,似乎也在等待着即将开启的旅程,不再担心因外表而引人侧目。

凤鸣和凤锦齐心协力,将那三副已被改造得简朴的马鞍抬起。每一副马鞍虽不算沉重,但她们仍需小心谨慎,以免在搬运过程中让马鞍磕碰受损。两人稳稳地迈着步子,朝着行李马车走去,一路上,凤鸣还不时提醒凤锦注意脚下,避免被地上的杂物绊倒。

来到行李马车旁,她们微微踮起脚尖,将马鞍稳稳递给车夫,逐一放置到马车上。车上被塞得满满当当,装着整整一马车的家当。待最后一件行李落定,前车的中年车夫快步赶来,两人默契地抖开深褐色隔水布。粗粝的手掌在布料上快速游走,将边角掖进箱缝,又抄起拇指粗的麻绳,十字交叉地牢牢捆扎。麻绳绷紧时发出细微的“吱呀”声,随着车夫们俯身用力,一道道绳索如盘龙般缠绕在车厢四周,任凭风雨如何肆虐,也再难撼动分毫。

为了在出城时不引人注目,凤鸣和凤锦特意换上了婢女的衣裳,以杨素娥婢女的身份示人。两人还稍微做了些伪装,头发简单地束起,脸上略施薄粉,改变了平日里的装扮,免得在出城时遇到阻拦。

马厩旁,三匹马正悠闲地甩着尾巴,对即将发生的安排浑然不知。凤鸣轻轻抚摸着其中一匹马的脖颈,安抚着它,口中还轻声哼唱着不知名的曲调,让马逐渐放松下来。凤锦则熟练地拿起缰绳,将其系在马的嚼子上,动作麻利而流畅。接着,两人牵着马,缓缓走到马车后方。

她们将马缰绳一一系在马车尾部预设的挂钩上,每系好一根缰绳,都用力拉扯一下,确保牢固。做完这一切,三匹马安静地站在马车后,成为了可靠的备马。它们不时低下头,啃食着地上的青草,偶尔甩动一下耳朵,仿佛在为即将踏上的漫长旅途积蓄力量。而凤鸣和凤锦则站在一旁,看着准备妥当的马车和备马,心中既期待又有些许紧张,期待着能尽快踏上寻找青鸟的路途,又担心途中会遭遇未知的困难。

杨素娥手持铜锁,在空寂的宅邸内缓步穿行。指尖抚过雕花窗棂,掠过积了薄灰的案几,每推开一扇吱呀作响的木门,都仔细查看墙角是否遗落了物件。梳妆匣里的银簪、书房案头未写完的诗笺、厨房灶台上的碗盏……确认再无遗漏后,她将铜锁重重扣上,锁芯咬合的“咔嗒”声在空荡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站在庭院中央,晨露沾湿了裙裾。这座宅邸,是成婚时阿爷特意为夫妻二人所置办。恍惚间,她仿佛又看见五年前的清晨,父亲布满老茧的手将宅子钥匙塞进她掌心,语重心长道:“这是你们的家。”如今青苔爬满石阶,廊下的风铃却不再轻响,杨素娥仰头望着天空,胸中翻涌的思念化作一声绵长叹息。

宅邸外,两辆马车早已整装待发。凤鸣和凤锦正和三个婢女相互交谈着。杨素娥从竹篮里取出油纸包裹的胡饼、蜜饯,分给众人。青石台阶上,一行人席地而坐,咬开热气腾腾的毕罗,油香混着肉汁在齿间散开,却掩不住离别的酸涩。

凤鸣咬着毕罗,突然停下动作。初入长安时与师兄并肩闯荡的画面,如走马灯般在脑海闪现。他们一路从师门来到这长安,师兄对她的百般呵护,依然历历在目,还有分别那日策马离去的背影……喉头突然哽住,手中的毕罗再无滋味,泪水“啪嗒”砸在衣襟上,洇出深色的印记。

杨素娥默默坐到她身旁,掌心的温度透过衣料传来。凤锦嘴里塞着胡饼,含糊不清道:“好好的,哭什么呢?”话未说完,却见凤鸣泛红的眼眶映出自己同样湿润的目光——原来不知不觉间,咸涩的泪水早已滑过嘴角,滴落在未吃完的食物上。

“你看看你,还好意思说我。”凤鸣破涕为笑,抽出帕子替凤锦擦拭脸颊。两人相视一笑,却又同时别过头去。晨风吹过,卷起地上零星的饼屑,仿佛吹散了那些难以言说的牵挂。

用过早膳。杨素娥领着凤鸣、凤锦等人,整齐地站在门口,众人脸上都带着几分急切与期待,眼巴巴地望着巷子口,只等李义山归来,便即刻踏上前往益州的路途。

杨素娥微微仰头,目光望向天空,此时,日头已悄然偏移,约定好的时辰早已过去两刻。她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焦急,眉头轻皱,又一次朝着巷子口张望,眼神中满是期盼。就在这时,一阵清脆的马蹄声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由远及近,逐渐清晰。众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脸上纷纷露出欣喜之色。

正当众人抬眼张望之际,巷口驶进来的却是一辆马车。车辕上的铜铃铛随着颠簸轻响,惊起檐下几只鸟儿振翅飞起。凤鸣与凤锦手目光如炬地盯着马车——分明是裴玄素府上的仆人李伍。

俩人对视一眼,眉间皆是疑惑。就在此时,马车稳稳停在门前。李伍利落地拉起刹车,车辕发出吱呀轻响。随着“唰”的一声,车舆布帘被玉手掀开,车舆内探出半截月白裙裾,裴婉君的贴身婢女香菱踩着绣鞋率先落地。紧接着,车舆内传来环佩叮当,一袭茜色襦裙翩然而出,裴婉君扶着香菱的手款款下车,鬓边的珍珠步摇随着动作轻晃,在阳光中折射出细碎的光。

裴婉君款步上前,广袖轻扬间施了个端庄的万福礼,发间珍珠步摇轻颤:“敢问您可是李义山夫人?小女裴婉君,正是随青鸟从邠州同至长安的同伴。”

杨素额抬手虚扶,还了个礼,眉间微蹙:“早听青鸟提起过娘子,不知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裴婉君咬了咬唇,眼中浮起忧色:“实不相瞒,小女正在四处寻找青鸟。如今御常寺的人全城搜捕,我实在放心不下......”她顿了顿,又道:“不得已才向仙衣师姐打听了李府地址,冒昧前来,还望夫人能告知青鸟的下落。”话音落时,她不经意瞥向杨素额身后的两名婢女。熟悉的身段,利落的站姿,却顶着全然陌生的面容——那眉眼间的神韵,竟莫名让她想起曾在邠州见过的某个身影,心中顿时泛起疑云。

杨素额唇角微动,目光在裴婉君面上稍作停留,忽而侧首看向凤鸣与凤锦。两姐妹心领神会,莲步轻移上前。凤鸣指尖轻点鬓边,笑意盈盈:“裴娘子,可还认得出我们?”

裴婉君先是一愣,杏眼在两人身上来回打量。眼前女子着月白襦裙,黛眉如远山含黛,虽是陌生面容,可那眼尾微挑的弧度、说话时抬手抚鬓的习惯,却与记忆中某个身影逐渐重叠。她猛然捂住唇,惊呼出声:“竟是凤鸣、凤锦!我......我险些认不出!”

杨素额轻叹一声,语气带着几分无奈:“不瞒裴娘子,我们也不知青鸟下落。”凤锦接口道:“我们正要同素娥阿姐去益州,盼着能寻到师兄。”裴婉君眸光一亮,急切道:“那我也同你们一道!”

话音未落,巷口骤然响起急促的马蹄声,碎石飞溅间,一抹玄色身影疾驰而来。裴玄素勒住缰绳,黑马前蹄高高扬起,嘶鸣声惊飞檐下白鸽。他翻身下马,玄色广袖扫过飞扬尘土,长身玉立间向杨素额深深一揖:“犬妹唐突,惊扰夫人,还望海涵。”他垂眸时,余光扫过裴婉君攥紧的衣角,眉间不易察觉地蹙起。

杨素娥抬手虚扶,唇角漾起温和笑意:“裴郎君言重了,青鸟能得这般重情重义的朋友,倒是他的福气。”阳光斜斜掠过她的鬓边,将眉眼衬得愈发慈和。

裴玄素再次躬身,腰间玉佩轻撞发出清响:“实不相瞒,今早我在家中发现舍妹留给母亲的留书,又匆忙赶去师父家中询问。幸得仙衣师姐告知,婉君曾向她打听贵府地址,我才冒昧寻来。惊动夫人,实在惶恐。”

一旁的凤锦突然睁大杏眼,指尖无意识地揪着裙裾:“裴师弟,婉君留书?”她忽而转头看向裴婉君,又转回来盯着裴玄素,睫毛扑闪如受惊的蝶,“难怪她方才急着要同我们去益州,原来是......”尾音消散在风中,带着未说完的惊愕与恍然。

裴玄素听闻那熟悉的声线与亲昵称呼,目光如骤雨般扫向裴婉君身侧的婢女。阳光斜照在两人脸上,尽管妆容掩去了原本的轮廓,可凤鸣习惯性微抬的下颌,凤锦说话时轻晃手腕的动作,却如烙印般刻在他记忆里。他瞳孔猛地收缩,失声道:“竟是你们!这易容术......当真出神入化!”话音未落,目光已转向裴婉君。

“你可知自己做了何事?”他沉下脸,声调冷得似淬了冰,“留书离家出走?母亲若是知晓,该有多揪心!”他跨步上前,袖口带起的风掀动地上落叶,“幸而我先一步发现,趁母亲尚未察觉,速速与我回去!”说罢便伸手去拽裴婉君的衣袖,面上尽是兄长的威严与焦灼。

裴玄素连续拉动了两次,裴婉君依然一动不动。裴婉君双手攥紧裙摆,仰头望着兄长,眼底浮动着盈盈水光:“阿兄,自从得知青鸟被御常寺追捕,我每日都提心吊胆。如今若不亲眼见到他无恙,我寝食难安......”她声线发颤,尾音几近呜咽,却又倔强地挺直脊背,“你就让我去寻他吧!”

裴玄素喉结滚动,深深吸了口气,眉间的褶皱愈发深重:“若是为兄执意不同意呢?”

“那我也要去!”裴婉君猛地踏前半步,发间珍珠步摇剧烈晃动,折射出细碎的光,“阿兄答不答应,我都会去寻他。就算要翻山越岭、踏遍天涯海角,我也绝不回头!”她的声音斩钉截铁,字字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然。

裴玄素沉默良久,忽而转身向杨素娥郑重一揖:“李夫人,舍妹性情执拗,此番若随您同行,怕是要多有叨扰。若您觉得不便......”他顿了顿,余光瞥见妹妹攥紧的拳头,喉间苦涩翻涌,“裴某这便带她回去。”

杨素娥静静望着裴婉君,少女眼底翻涌的担忧与眷恋,恰似当年自己倚在府门前,盼着李义山平安归来时的模样。晨风拂过她鬓边银丝,嘴角不自觉泛起温柔笑意:“裴郎君,婉君这心思,我瞧得分明。只是若他日令尊令堂问起,我们实在不好交代......”尾音轻颤,似叹息又似感慨。

裴玄素垂首沉思片刻,忽而抬眼,眸中闪过了然:“夫人放心!裴某定会在母亲面前寻个妥帖说辞。”他转头看向妹妹倔强的侧脸,语气缓和却透着无奈,“婉君性子执拗,若今日强行带她回去,他日必又孤身涉险。能与凤鸣、凤锦同行,有诸位照应,我反倒安心。”言罢,他拱手深深一揖,“裴某斗胆,恳请夫人应允舍妹同行,也算了却她一番心意。”

裴婉君听闻兄长松口,眼眶瞬间泛起水光。忙不迭向杨素娥福身行礼,广袖垂落如绽开的莲瓣:“小女贸然相求,承蒙夫人成全,婉君没齿难忘!”她的声音带着几分哽咽。

杨素娥望着裴婉君眼中的恳切,轻轻叹了口气,抬手虚扶:“罢了罢了,只是此去益州山高水远,不比长安繁华,你可莫要后悔。”话音未落,裴婉君已再次屈膝行礼,连声道谢,额前碎发随着动作垂落,遮住泛红的脸颊。

“往后休要再喊夫人,生分了。”杨素娥笑着挽起她的手,眼角笑纹里藏着暖意,“就像青鸟那般,唤我一声阿姐。”

裴婉君脸颊更红,垂眸轻唤一声“阿姐”,声如蚊蚋,却让在场众人都忍不住露出笑意。

裴玄素见事情已定,伸手入怀掏出个沉甸甸的钱袋,塞进妹妹手中:“瞧你走得匆忙,这些银钱收着。到了益州,记得给师父府上写信报平安。”他转身看向香菱,目光郑重:“照顾好婉君,也莫要委屈了自己。”又拍了拍李伍的肩膀,“路上多加小心,护好她们。”